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對河南省林縣一項營養干預試驗中的受試者進行了分析。研究者對281名患肝硬化的患者和562名對照人群的血清鈣濃度、肝炎病毒抗體等生化指標進行了檢測。研究結果發現,肝硬化患者組的血鈣含量(1.81±0.84毫摩爾/升)明顯高於對照組(1.65±0.79毫摩爾/升)。
且這種關聯正相關,也就是說血鈣濃度越高,患肝硬化的風險越大。具體來說,血鈣濃度最高的人,患肝硬化的危險可能升高兩倍。研究人員表示,血鈣濃度與患肝硬化的具體關聯機制尚未明確,推測可能與肝髒的代謝功能受到影響有關。但新研究提醒我們,補充營養也是“過猶不及”,不要盲目補鈣,以免好心辦壞事。
到底哪些人更容易患肝硬化?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肝硬化疾病已經深深地困擾著人們。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種,但它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它也有著自己喜歡追逐的人群,那它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人群呢?患上肝硬化後會有一些症狀表現,那怎麼才能更好地發現這些症狀及表現呢?下面我們可以一起來了解下。 1、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最常見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他們是最常見的肝硬化的誘因,這些肝炎轉化為慢性肝炎後,就容易發展為肝硬化。 2、長期酗酒者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肝細胞損害,發生脂肪變性、壞死、纖維化,並發展到肝硬化。長期嗜酒者10%~30%發生肝硬化,由小節結性肝硬化轉變成大結節肝硬化,最終變成肝癌。酗酒對於肝癌發生的相關程度在西方國家僅次於HBV的感染。酒精可使肝細胞水腫、變性,甚至發生壞死。此種損傷尤其對HBV感染者更為明顯。 3、慢性膽汁淤積患者長期的膽汁淤積會導致肝細胞炎症及膽小管反應,甚至出現壞死,形成膽汁性肝硬化。 4、肝髒淤血者長期反復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縮窄性心包炎以及肝靜脈阻塞,這些疾病可引起肝髒淤血,使肝細胞缺氧而壞死、變性,最終導致肝硬化。 5、長期服藥和接觸化學毒物者。長期或反復地接觸四氯化碳、砷、氯仿等工業毒物,或使用異煙肼、甲基多巴、四環素等藥物,可引起中毒性或藥物性肝炎,最終演變為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