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一直流傳著“吃什麼補什麼”的飲食療法。比如傷筋動骨就該多喝骨頭湯,而有肝病則可以多吃動物的肝髒來使得身體更快的康復。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吃肝真的能補肝麼?肝病患者該怎麼科學飲食呢?我們來看看專家的說法:
這種說法其實有一定道理,因為動物內髒不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所含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也較肉類多,其中的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不僅對養生健體有益,還具有補血補鐵、補肝明目的作用。傳統醫學認為,豬肝味甘苦,性溫,入肝經,可補肝、養血、明目、通乳,主治血虛、面色萎黃、浮腫、夜盲、兩目昏花、肌體消瘦、乳汁缺乏、血虛閉經等症。因此,對於多數肝病患者來說,適度食用動物肝髒是有益的。
但是,動物內髒膽固醇含量較高,如1千克豬肝含膽固醇高達400毫克以上,大量膽固醇的攝入增加了患者已有損傷的肝髒的負擔,嚴重時可影響病人消化吸收功能,甚至造成脂肪代謝紊亂。所以,老年性肝炎及伴有高脂血症病人不宜多食豬肝。另外,以下這些肝病患者最好少食或不要食動物肝髒:
1、丙型肝炎患者存在鐵代謝障礙,平用常飲食中最好少用含鐵成分高的食物;
2、動物肝髒中的銅含量豐富,例如每100克豬肝中含銅25毫克,而有些代謝性肝病如肝豆狀核變性、血色病患者不宜多食含鐵、銅高的食物。
正常人進食含銅多的食物,銅離子參與生理生化作用後,多余的銅可與血清氧化酶結合從尿中排出,不會在體內積蓄。而嚴重肝病患者由於肝功能低下,不能調節體內銅的平衡,過多的銅在肝髒及腦組織內積聚,可引起黃疸、貧血、肝硬化、腹水,甚至發生肝昏迷死亡;或發生手足震顫、語言不清等症狀。
此外,動物肝髒不僅膽固醇的含量較高,同時還是動物體內的主要解毒器官。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大多經肝髒進行代謝轉化,然後排出體外。檢測表明,一般動物肝髒中分散殘存著少量有毒物質,若不認真反復沖洗,食用後對人體不利。
日常生活中養肝護肝的食物以清淡平和、營養豐富為宜,少吃油膩、油炸、辛辣食物,否則肝髒功能會有失調的風險。此外,青色食品是保肝、養肝的最佳選擇,可以促進肝氣循環,舒緩肝郁、保護視力。因此,應多食用一些青色食物,如黃瓜、芹菜、菠菜、花椰菜、海帶等。另外,還要多補硒。硒是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能夠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抗氧化、提高人體免疫力、修復肝細胞損傷等等,被稱為“神奇的護肝因子”。下面推薦三類有助肝病患者的四輔助食療方。
第一類:補肝防寒菜
【茄汁青魚片】青魚補肝明目,養胃健脾。適用於久病體虛、神經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腎炎。
第二類:護肝驅寒茶
【蜜糖紅茶】紅茶葉5克,放保溫杯內,以沸水沖泡,加蓋焖片刻;調適量蜂蜜、紅糖。每日飯前各飲1次,能溫中養胃。此茶適用於肝氣偏旺,脾胃功能不佳者。
第三類:益肝祛寒粥
【黑米粥】黑米性平味甘,含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能益肝補脾,養胃滋腎,為春季進補佳糧。此粥適用於肝腎虛損,婦女產後體虛。
【紅棗粥】紅棗補氣血,益肝健脾和胃,溫補陽氣。此粥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納呆便溏、氣血不足、血小板減少、貧血、慢性肝炎、營養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