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藥食同源“,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對乙型肝炎也不例外。患者朋友們在治療過程中不僅僅是治療,更要調理,從飲食等各方面進行調理。才能雙管齊下,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醫學上慢性乙型肝炎從病情上可分為慢性輕型、中型、重型以及肝硬化型;從病毒活動角度可分為病毒復制期(HBVDNA陽性,伴“大三陽”或“小三陽”),以及病毒靜止期(HBVDNA陰性伴“小三陽”或HBsAg陽性、HBcAb陽性,或單純HBcAb陽性);從肝髒損害上可分為肝功能正常、異常,以及患者有否自覺症狀。
如果患者“大三陽”,HBVDNA陽性,但肝功能正常,B超提示肝髒無異常,又沒有症狀,這樣的患者暫時不需要藥物治療,每3個月到半年去醫院復查一次即可。但這種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旦患者的免疫功能被激活,肝髒就可能受到損害,患者出現肝病症狀及肝功能化驗異常,這時應酌情予以抗病毒或保肝治療,但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這樣的病人可以是“三分治七分養”。這個“養”,不光指休息,還要精神養、飲食養。
慢性肝病患者,多數“肝火旺”,病人常發無名火,病前很溫和的人也會變得說急就急,中醫講就是“肝郁氣滯”,屬於病態。但不能因為是病態,就可以隨心所欲、借題發揮。這時,可以一方面用中醫辨證論治,藥物調理,舒肝理氣,另一方面就需要調理精神了。家屬應創造條件讓患者保持心態平衡,心情舒暢,給患者營造溫馨的療養環境。其次是飲食營養。飲食調理,總的原則是富含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三分治七分養”的目的,也是為了減少用藥——減輕肝髒負擔,食療與藥療相結合,使乙肝患者的病情得到理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