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護理 >> 日常保健 >> 養肝護肝按摩穴位有哪些?

養肝護肝按摩穴位有哪些?

  1.大敦穴、太沖穴、三陰交穴、兩脅

  ①揉大敦穴:盤腿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②按太沖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間)沿骨縫的間隙按壓並前後滑動,20次,然後用左手按壓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③揉三陰交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胫骨後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法同前。

  ④推搓兩脅法:雙手按腋下,順肋骨間隙推搓至胸前兩手接觸時返回,來回推搓30次。本保健操有養肝護肝,增強肝的功能和降血壓的作用。

養肝護肝按摩穴位有哪些?

  2.穴位中稱:大敦(井木穴)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側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治療疝氣的特效穴位。《玉龍歌》“七般疝氣取大敦。”《勝玉歌》“炙罷大敦除疝氣。”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善治因氣郁不舒引起的婦科諸症,如閉經、痛經、崩漏,更年期綜合症。同時也是治療男子陽痿、尿頻、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輕掐此穴還有通便之效。同時,此穴還是治療肝髒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療和保健要穴

  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

  3.穴位名稱:行間(荥火穴)

  穴位位置:在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間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側之處,在腳的表面交接處上就是行間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熱”,行間屬火,為肝經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痛、面熱鼻血等,眼睛脹痛掐此穴尤為顯效。《類經·圖翼》“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還治心裡煩熱,燥咳失眠。

  因肝經環繞陰器,行間還善治生殖器的熱症,如陰囊溫疹、小便熱痛、陰部瘙癢等。對痛風引起的膝踝腫痛,點掐行間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使用體會:施壓,會強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則用香煙或艾柱每天炙20次。

  4.穴位名稱:太沖(俞木穴)

  穴位位置:在行間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結合部的凹陷中。

  獨特功能:肝為人體異常重要的器官,而太沖官尤如保肝護肝的將軍,時時保護著我們的身體,而且是有求必應。當我們感到頭暈腦脹(如高血壓),太沖穴會讓我們神清氣爽﹔當我們感到有氣無力時(心髒供血不足),太沖穴會給我們補充氣血﹔當我們心慌意亂時,太沖穴會讓我們志定神安﹔當我們怒氣沖天時,太沖穴會讓我們心平氣和。它不怒而威,能量無窮。

  主治疾病:治療失眠的最佳穴位。也是治療各類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夠降血壓、平肝清熱,清利頭目。發燒上火,太沖能去熱﹔身體虛寒,太沖可增溫﹔月經不調,太沖善調理﹔陽瘘遺精,太沖能改善。慢性肝病的調理,太沖也是首選,同時還治咳喘、感冒和各種炎症,諸病尋它皆有效,沒事常揉體自安。

  特效人群:最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有淚往肚子裡咽的人,還有那些郁悶、焦慮、憂愁難解的人。

  使用體會:揉太沖穴,從太沖穴揉到行間,將痛點從太沖轉到行間,效果會更好一些。

養肝護肝按摩穴位有哪些?

  5.穴位名稱:中封穴(經金穴)

  中指“中焦”(因肝在中焦位置),封指“封藏”,要封藏什麼呢,當然要封人體精血,使之不致輕易耗傷。肝藏血,腎藏精,許多人長年遺精,吃諸多補腎、固澀之藥而無效。原因是不知補腎亦當補肝,但自古皆言“肝不受補”。

  穴位功能:“中封”是保養人體精血之要穴,為肝經金穴,金能克木(克在此處為約束),所以此穴能夠抑制肝火過旺。金有肅降之性,故此穴可能利小便。“溺竅開則精竅閉”,正是固精之妙法。

  穴位位置:在足內踝前一寸。

  主治疾病:洩肝火、固精﹔善治腳軟無力,步履艱難之症,配合足三裡,效果更佳。《醫宗金鑒》“中封主治遺精病,三裡合炙步履艱。”

  6.健肝鍛煉

  保健肝髒的運動鍛煉的原則是動作舒展、流暢、緩慢,符合肝氣生發、暢達的特點,可選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氣功、導引等。此外,亦可配合簡易的養肝保健鍛煉法,此法取右側臥,略抬高臀部的體位,緩慢做腹式呼吸動作,連續作20~30分鐘,每日作2~3次,有利於肝髒休息,還可防治肝髒下垂。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