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由HCV感染所致,HCV是1989年由美國Choo等從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標本中,從100萬克隆中僅找到一個陽性克隆,由此命名為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主要由血液/體液傳播,占輸血後肝炎的70%。HCV攜帶者在我國較HBV攜帶者為少,在健康人群中抗HCV陽性率為0.7%-3.1%,本病特點:1)急性肝炎症狀較輕,常無黃疸或黃疸較輕,黃疸患者僅占25%。2)慢性化程度高,50%的急性肝炎易發展為慢性肝炎。3)部分病例常與HBV重疊感染,症狀較單純HCV感染重。采用聯合干擾素與病毒唑治療為目前較有效的治療方法。
丙型肝炎病毒 (HCV)
過去稱為輸血後或體液傳播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Choo等從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標本中建立cDNA文庫,從月100萬個克隆中找到一個與本病恢復期血清起陽性反映的克隆(5-1-1),命名為HCV。
序列分析比較,HCV與黃病毒、瘟病毒基因結構極其相似,因而歸入黃病毒(Flavivirus)科丙型肝炎病毒屬。初步研究表明,在電鏡下HCV為55nm直徑的球形顆粒,去包膜後為33nm直徑的核殼蛋白包括的核心部分,內含全長約9400個核苷酸的單股正鏈RNA基因組。基因組兩側分別為5’和3’非編碼區。編碼區從5’端依次為何蛋白(C)區、包膜蛋白(E)區和非結構(NS)區。後者又分為NS1、NS2、NS3、NS4、NS5等區。NS1又稱為E2/NS1。C區結構基因編碼核殼蛋白,E1、E2/NS2區編碼包膜糖蛋白。NS3、NS4、NS5區各自編碼不同功能的非結構蛋白質。
根據核苷酸序列同源程度,可將HCV分為若干個基因型和亞型。如Simmonds分為6個(1-6)型
以下再分為若干亞型。Mori/Okomoto則單純分為6個(1-4)型而無亞型。基因型分布具有明顯地域性。中國大陸北方以2a(3)型為主,南方以1b(2)型為主,6a僅發現於香港。
HCV是多變異的病毒,在同型各株間,甚至同一患者不同時期分離的克隆之間亦有差異。基因序列的差異,將導致編碼產物抗原型的不同。在制備試劑方面有實際意義。
丙型肝炎其發生的機理,目前尚不明確。但實驗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的肝髒病變部位有多數單核細胞浸潤,發生炎症和壞死,這和HBV引起的肝髒病變相似。同時,感染HCV後,也和HBV感染一樣容易發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這就說明,HCV感染引起的肝髒病變也和HBV感染相似,主要由病毒誘發人體免疫反應導致對肝細胞的免疫損傷。而通過輸血和應用血制品引起的傳播也已確定無疑。此外,針刺、濫用注射藥物、紋身、糞回途徑、母嬰垂直傳播,以及唾液、飛沫、接吻和性接觸等水平傳播,也是引起丙型肝炎的可能原因。
因此,凡接受輸血及血制品者;注射(尤其是靜脈注射)、吸毒者、血液透析及腎髒移植病人;丙型肝炎家庭內接觸者,尤其配偶;有不正當性行為或同性戀者,均是感人群。此外,醫務人員、實驗室工作人員、處理血或血制品者,其丙肝的發病率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