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對於多數慢性丙肝患者,其肝周淋巴結病變的MR表現可反映出慢性丙肝的活性。
為了探討淋巴結的MR表現與慢性活動性丙肝活性的關系,研究人員比較了MR成像結果與活性水平的組織學等級。
研究人員選擇50例曾在1個月內行MR檢查與肝髒活檢的慢性活動性丙肝患者,回顧性研究其MR結果與相關組織學報告。同時依據組織學報告將50例患者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活性組。兩位放射科醫師在不知道組織學分級的情況下獨立回顧MR結果,觀察脾相關淋巴結的肝周位置、數量、大小(定義為最大的三個淋巴結的長寬總和)和強度。
結果發現,MR顯示,48例(88.0%)患者的肝周淋巴結大於5 mm,其中包括64.2%(9/14)的輕度活性患者,96.3%(26/27)的中度活性患者和100%(9/9)的重度活性患者(p = 0.0034)。
輕度活性患者的肝周淋巴結平均數量±標准差(SD)為2.5±1.8,中度活性患者為5.6±2.2,重度活性患者為8.5±3.5(p=0.0001)。輕度活性組的淋巴結平均大小(±SD)為151.0±104.9 mm2,中度活性組為366.8±143.0 mm2,重度活性組為488.2±244.8 mm2(p = 0.0001)。
研究人員指出,脂飽和快速自旋回波T2加權MR成像顯示,輕度活性組的高強度淋巴結平均數量(±SD)為0.17±0.25,中度活性組為1.7±0.80,重度活性組為2.4±0.60(p = 0.0001)。組織學活性與肝功能檢測結果沒有相關性。
研究人員認為,對於多數慢性丙肝患者,MR檢查可反映其肝周淋巴結病變,其中,淋巴結的數量、大小和高強度與慢性丙肝活性相關,但肝功能檢查結果與其活性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