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丁肝 >> 丁肝常識 >>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完整的HDV顆粒呈球形,直徑35~37nm,內含HDV RNA及HDAg,其外殼為HBsAg,HDV RNA是HDV的基因組,由1679~1683個核苷酸組成,呈單鏈,環狀,並可折疊成不分支的桿狀結構,HDV-RNA有9個編碼區(ORF),ORF5可編碼HDAg,HDAg是一種核蛋白,能使機體誘生抗-HDIgM及抗-HDIgG,抗-HDIgM出現較早,一般在急性HDV感染的早期即呈陽性,恢復期逐漸消失,抗-HDIgM持續高滴度提示病情慢性化,抗-HDIgG出現較晚,多在發病後3~8周出現可保持多年低滴度陽性,病情活動時抗-HDIgG升高,現症感染常表現為抗-HDIgM陽性,既往感染則抗-HDIgM陰性,而抗-HDIgG陽性,抗-HD不是中和抗體,陽性時仍可有傳染性。

  HDV感染可明顯抑制HBV DNA的合成,血清學檢測證明,HDAg出現與血清中HBV DNA減少一致,當HDAg表達增加時,HBV DNA減少,在HDAg表達處於高峰時,HBV DNA常已消失,但隨著HDAg陰性和抗-HD的出現,HBV DNA又恢復至原來水平,既往認為HDV的裝配依賴於HBsAg的合成,它的復制與表達也需要HBV或其他嗜肝病毒的協助,體外轉染試驗證明HDV-RNA的復制和HDAg的表達並不需要嗜肝病毒的幫助,HDV本身可以獨立完成,但在形成完整的HDV時,必須由嗜肝病毒為其提供外殼才能完成。

  (二)發病機制

  臨床及動物實驗觀察HDV感染後,肝髒功能損害與血清及肝內HDAg滴度成正比,應用原位雜交技術檢測肝內HDV RNA多分布在肝細胞損害程度較明顯的區域,故認為HDV有直接致肝細胞損傷作用,有的學者亦發現慢性乙肝或HBsAg攜帶者重疊HDV感染後臨床表現輕重不等,肝組織從正常,輕微炎症反應到嚴重肝壞死,伴有門脈區較重的炎症細胞浸潤,提示丁型肝炎的發病除HDV直接細胞毒作用外尚與宿主的免疫應答有關。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