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8月10日電 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強主任醫師帶領的課題組經過多年的臨床與實驗研究,根據臨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學等的特點,對最常見的巨塊型肝癌進行了最新分型,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手段。這一研究成果對肝癌的規范、合理治療和預後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課題組經過臨床觀察發現,巨塊型肝癌在形態上大致分為兩種:一型表現為浸潤生長,癌組織邊緣呈花邊狀侵入周圍組織,無包膜,邊界不清,切面呈瓷白色菜花狀,幾乎不見壞死,簡稱為A型;另一型腫瘤呈膨脹性生長,形成假包膜,界限清楚,切面呈塊狀,常伴有中心壞死,簡稱為B型。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他們從病理形態、細胞水平、分子生活學水平和基因水平論證了兩種肝癌存在著生物學行為的差異,A型肝癌比B型的惡性更高,血管更豐富,更向周圍組織浸潤,預後更差。他們還發現術後對B型肝癌患者介入治療可使腫瘤縮小,而A型使用介入治療反而會刺激癌細胞生長。
根據這些發現,課題組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手段。A型肝癌在手術中需要更充分的輔助性治療,術後選擇介入治療要恰當,要服用抗血管生成的藥物以控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有關專家鑒定後認為,這一成果為肝癌的治療和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使肝癌的治療更加規范化、合理化,使肝癌進入一個個性化治療的新時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肝癌是中國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並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巨塊型肝癌又占整個肝癌發病的70%以上。天津腫瘤醫院多年來在肝癌的治療和研究上取得了多方面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