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病人病情發展迅速,多數病人臨床死亡前仍然清醒,身心非常痛苦,因此對病人提供良好的臨終護理,將病人的痛苦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其平靜地接受死亡,對病人及其親屬和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①滿足病人的基本心理需求:為病人創造安靜、舒適、整潔的治療休養環境;在不違犯醫療原則的前提下,安排病人家屬、親友陪伴,以增進他們之間的交流,解除病人的精神負擔,幫助其解決生活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為病人解除疼痛,如用中心靜脈留置導管解除輸液多次穿刺的痛苦,及時治療癌痛等,盡量解除病人的痛苦。
②掌握心理特征,因人施護:根據病人不同的文化程度、職業特點及心理狀態實施護理。本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悲觀、恐懼等心理反應,我們幫助病人正確對待死亡,向病人說明人的精神狀態對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有很大的影響;請抗癌明星講述他們同癌症抗爭的經歷,使病人保持愉快、樂觀的心境,積極配合治療,以提高生存質量。
③協助病人解決其社會問題 :充分利用醫護人員與病人及其親屬之間的良好關系,促進病人與其親屬間的充分溝通,協調好病人的家庭和工作單位之間的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使其無後顧之憂。
肝癌是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較高的一種,在病程後期大多數病人對自身疾病的情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由於化療造成的營養不良、惡心、嘔吐以及腫瘤轉移引起的疼痛等因素,使病人非常痛苦,而發生一系列的心理變化。在疾病早期病人往往對疾病的轉歸抱有幻想,希望有奇跡出現,因此對治療取積極態度,對醫護人員寄予非常大的期望。出現嚴重的疼痛和營養不良時,病人往往失去信心,表現出沮喪、絕望心態。如果對病人施以積極影響,病人能夠正確對待病情和治療,生活質量得以提高,病人的心理狀態逐漸平靜並接受現實。如果處理不當,對病人漠不關心,病人就會對治療失去信心,變得孤僻冷漠。本組結果示,病人臨終前心理狀態明顯優於入院時,表明實施臨終護理後,使病人心態平靜,能接受現實。病人的心理變化還與其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和家庭負擔等多因素有關。本調查結果也發現,文化程度高的病人更多考慮自己的社會地位,而程度低的病人則更多考慮自己的家庭和經濟問題。從這些心理變化演變出不同的心理需求,表現在對親人的態度、對社會的態度和後事安排上的區別。
人類的心理活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面對同一問題不同心理狀態和性格特點的人,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反應。由於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各種傳媒的廣泛宣傳,肝癌病人對自己的病情及預後一般能夠作出客觀的評價。本調查表明絕大多數病人對自己的病情能夠正確認識,雖然知道疾病結局不良,但對臨終前生活的態度卻有很大不同。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對他人表現出較大的責任心,盡管自己忍受著極大的痛苦,仍然主動安排好自己的後事。面對死亡的來臨,病人也表現出不同的心態,在臨終前積極做好肝癌病人的心理護理,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態,安詳順利渡過生命的最後階段,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