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年人匆匆闖進我的診室:“醫生,您先別問,聽我說。”說著從包裡掏出一疊檢查結果,也不給我開口的機會:“您看看這些。去年我父親被確診為肝癌晚期,巨型腫瘤。住過院、做過介入、服過中藥,效果都不好。實際上西醫已不抱什麼希望,只是注射一些護肝、營養藥物,偶爾用鹽水和醋灌腸,服用鹽酸曲馬多緩釋片止痛。”他的語速忽然減慢:“現在他的症狀是輕微黃疽、發熱、食欲不振、肝區疼痛、腹脹和小便困難。他一直不知情,一會兒您給他看病的時候也請瞞著他。一定瞞著他,謝謝啊!”
原來如此!
病人是坐在輪椅上被推進來的,很瘦,精神委頓,膚色萎黃。我問了一下情況,基本就是他兒子說的那樣。看了一下舌頭,舌色暗淡:久病成淤,“暗”是必然的;脈象弦滑:應足體內有濕。我邊看邊在電腦上輸入,“診斷:肝癌(肝郁脾虛,濕淤巨結)”。以下是我給病人開的藥方:
看病:病人親臨OR家屬代述
待把病人送出診室後,中年人的話又多起來:“醫生,謝謝您了!”他的神情忽然有點扭捏:“您看,我父親不知道病情,總帶著他來看病不太方便,以後有沒有可能通過我口述來幫他開藥?”
其實,這位中年人不必覺得不好意思,有這種要求的家屬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在中醫理論中,望診及切脈是四診的重要內容,對判斷病人的病情起很大作用,我們一般建議病人初診時親自到門診就診。“先按這個方子服藥,服藥期間如果你父親病情穩定,可以由家屬代述病人症狀,到時我會根據症狀的改善稍微調整方藥。若病情有變化,還是要帶你父親到門診來就診。”
臨床上還有一種情況,比如外地病人,客觀條件確實不允許,醫生可嘗試性根據症狀擬方,再根據病人用藥後的反應或病情變化情況調整方藥。
診斷:肝與脾之間的PK
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中年人顯得輕松了些,握著處方看了一眼。這一看又看出問題來了:“醫生,‘肝郁脾虛’是什麼意思?肝癌跟脾有什麼關系?”
很多人這樣問。現代醫學已經證實,肝癌跟肝炎病毒感染有很大的相關性。肝髒受到肝炎病毒的侵襲,導致肝纖維化和解毒功能受損,中醫把它歸於“肝郁”范疇,而肝的病變很容易拖累脾髒。中醫認為肝屬木,脾屬土,肝和脾之間存在相克的關系。泥土在草木的鉗制下才能穩固地承載萬物,當樹木的根系無法自由舒展(肝郁),泥土則紛紛流失(脾虛)。
需要說明的是,中醫的“脾”並非兩醫解剖學上的“脾髒”。肝郁則易導致“血淤”,而脾虛則不能運化水濕,易聚濕成“痰”,“痰淤”互結,最終的結果便是肝癌。而肝癌的症狀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也跟中醫所言之“脾胃損傷”的症狀很相似。故肝癌辨證多以“脾氣虧虛”為本。
用藥:辨證&辨病&對症
“那您開的藥有沒有抗癌的作用?”這問題就有點窮追猛打的意思了。中年人是個孝順的兒子,也是個聰明人,聽得出來中醫治療肝癌的重點,也許並不在抗癌上。“當然有,但中醫除抗癌(辨病用藥)外,還應辨證用藥及對症用藥。”
健脾理氣方出自中醫腫瘤界的老專家於爾辛教授,太子參、白術、枳實、厚樸、炒麥芽、炒谷芽、八月札、蛇舌草為健脾理氣方的原方,這是辨證用藥(因為肝癌辨證多以脾氣虧虛為本);八月札、蛇舌草、石見穿、莪術、炒薏米具有抗癌的功效,屬於辨病用藥;茵陳、田基黃、豬苓、柴胡、炒麥芽、炒谷芽主要針對病人食欲減退、小便困難等症狀,屬於對症用藥。簡而言之,藥方=辨證論治+辨病論治+對症論治,藥物組成為:辨證方藥占40%-60%.辨病方藥占20%-30%,對症方藥占20%-30%。
如果僅僅只從抗癌論治,而不從脾氣虧虛這個根本來辨證論治,對中醫來說就是捨本逐末了。
止痛:中藥VS西藥
“聽您這樣一解釋,我就放心了。”中年人顯得有點不好意思,“都說中醫注重整體調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我父親平時有點排斥使用西藥止痛,老忍著,您看中藥方面,有沒有辦法改善改善?”“用中藥比較麻煩,家人要受點累,就看你願不願意。”這是事實,有幾個藥方對癌痛是有幫助的,但市面上沒有相應的中成藥供應。
以下藥方摘自《腫瘤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請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配備:
普陀膏 血竭、地龍、全蟲、蜈蚣、水紅花子、僵蠶、木鱉子、大風子、土鱉蟲、虻蟲、冰片,,用香油熬煉制成膏劑,每帖外敷痛處5-7日,休息3日再敷用,12帖為一療程。適於肝癌疼痛。
消積止痛膏 樟腦、阿魏、丁香、山柰(音nai)、白蚤休、籐黃各等量研細備用。用時將藥末混勻撒在膠膏上,外敷於患處,同時局部用60攝氏度左右的熱毛巾在藥膏上敷半小時,注意勿燙傷皮膚。每日熱敷3次,5-7天換藥一次。適於肝癌疼痛。
“若是有條件,還可以去捉幾條活壁虎泡酒。500毫升白酒配5-10條壁虎,浸泡一周後,每天喝一點。壁虎本來就有抗癌的作用,這個食療方子可止痛、散結。”不過,話說回來,中藥止痛的特點是不良反應少,費用相對低廉,但效果卻比不上阿片類止痛藥,而且對部分病人療效不明顯,所以,中藥不能替代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