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癌 >> 關於肝癌 >> 肝癌中醫食療兩原則

肝癌中醫食療兩原則

  (一)調理陰陽營養觀

  分析歷代食養與食療著作不難看出,掌握陰陽變化規律,圍繞調理陰陽進行食療活動,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乃是傳統營養學理論核心所在。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明陽之所在,以平為期”。中醫理論認為,機體發生疾病,究其原因,皆由於陰陽失調之故。因此,飲食養生、治療與康復手段,和藥物療法、針灸、氣功、按摩、導引等一樣,都將調理陰陽作為基本原則。《素問·骨空論》說;“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對飲食的宜與忌,中醫也以陰陽平衡作為出發點的,有利於陰平陽秘則為宜,反之為忌。例如痰濕質人忌食油膩;木火質人忌食辛辣;陰不足陽有余的老年人則忌食大熱峻補之品;某些患者,如皮膚病。哮喘病人應忌食蝦魚等海產品發物;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總之,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另外,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制備方面,中醫也是注重調和陰陽的,使所用膳食無偏寒、偏熱、偏升、偏降等缺陷。例如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總要配以姜、蔥、酒、醋類溫性的調料,以防止性偏寒涼,食後有損脾胃之弊。又如食用非菜助陽類蔬菜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也是為了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二)食藥一體營養觀

  藥食同源,食物與藥物的性能都具有形、色、氣、味、質等特性。因此,中醫使用食物或(和)藥物來進行營養保健或治療康復的情況是極其普遍的。食與藥同用,主要基於食物和藥物的應用皆由同一理論指導,也就是食藥同理。正如金代《壽親養老書》所說:“水陸之物為飲食者不下千百品,其五氣五味冷熱補瀉之性,亦皆屬於陰陽五行,與藥無殊……人若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藥也……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數千年來,在中醫藥發展過程中,食藥同路、食藥同理、食藥同用已經成為民間常識,這也是中醫飲食營養學的一大特點。如烏雞、羊肉、驢皮、豬膚、鳥卵、蔥、姜、棗等皆有補益陰陽氣血之用或調補胃氣之功,與藥同用可取得相得益彰的作用。而大量食譜、菜譜、茶譜中也含有不少可以作為藥物的食物,如枸杞子、淮山藥、黃芪、當歸、肉桂等,從而提高了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