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硬化 >> 關於肝硬化 >> 抗肝纖維化 如何選用中藥?

抗肝纖維化 如何選用中藥?

  1. 中成藥

  (1)扶正化瘀膠囊(片):由丹參、蟲草菌粉、絞股藍、桃仁、松花粉、五味子(制)組成。功能:活血祛瘀,益精養肝。適應證: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屬瘀血阻絡,肝腎不足證者,症見脅下痞塊,脅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見赤縷紅斑,腰膝酸軟,疲倦乏力,頭暈目澀,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黃,脈弦細。用法:口服,每次1.5g,一日3次,宜飯後服,早期濕熱盛者慎用。

  (2)復方鱉甲軟肝片:由鱉甲、冬蟲夏草、黃芪、黨參等11種中藥組成。功能:軟堅散結,化瘀解毒,益氣養血。適應證: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屬瘀血阻絡,氣陰虧虛,熱毒未盡證候者均可使用。用法:口服,1次4片(兒童減半),1日3次。

  (3)大黃蟄蟲丸: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活血破瘀、通經消痞。原為治療五勞虛極,瘀血內結而設。用於瘀血內停,腹部腫塊,肌膚甲錯,目眶黯黑,潮熱羸瘦,經閉不行。孕婦禁用,過敏者停服。對實驗性肝纖維化有效,臨床觀察發現有一定的改善血清纖維化指標作用。

  (4)鱉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消症化積,原用於治療瘧母,症見瘧疾日久不愈,脅下痞硬腫塊,近代也用於肝脾腫大屬血瘀氣滯者。對於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早期肝硬化、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等均有治療效果。

  (5)小柴胡湯:出自《傷寒論》。功能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於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口苦咽干。原方主治少陽病,近代常用於治療感冒、慢性肝炎與慢性膽囊炎,為國家基本藥物(2005中國藥典一部357頁)。 近年研究發現,該方有調節免疫、保護肝細胞、抗實驗性肝纖維化等作用,日本將小柴胡湯常規用於慢性肝炎的治療。但目前尚缺乏臨床對照的肝組織學療效證據。

  另有強肝膠囊(丸)。由茵陳、板藍根、當歸、白芍、丹參、郁金、黃芪、黨參、澤瀉、黃精、地黃、山藥、山楂、六神曲、秦艽、甘草組成。功能:清熱利濕,補脾養血,益氣解郁。適應證:用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證屬氣血不足,濕熱蘊結者。婦女經期暫停服用,胃十二指腸潰瘍或高酸性慢性胃炎患者減量服用。用法:口服,1次5粒(膠囊),1日3次。

  2. 經驗方:

  復方861合劑(由丹參、黃芪、陳皮、香附、雞血籐等10味中藥組成),臨床肝組織學觀察證實有逆轉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與早期肝硬化作用。漢丹必妥沖劑(由漢防己、丹參、赤芍、敗醬草、馬蹄金、馬鞭草等組成),臨床肝組織學觀察有抗肝纖維化作用。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