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由於肝的代償性,一般在肝病初期機體很少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定期體檢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不論你是否出現了肝病的症狀,當你拿著一張肝功能化驗單的時候也是無從下手的。現在,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肝功能化驗單上各指標的含義及正常范圍。
1. 谷丙轉氨酶(ALT):0~40μ/L
2.谷草轉氨酶(AST):0~40μ/L
3.鹼性磷酸酶(ALP):30-90u/L
4.谷氨酰轉移酶(GGT):小於40單位
5.總蛋白(TP):60~80g/L
6.白蛋白(A):40~55g/L
7.球蛋白(G):20~30g/L
8.白蛋白(A)/球蛋白(G):1.5~2.5:1
9..總膽紅素:1.71~17.1μmol/L(1~10mg/L)
10.間接膽紅素1.7~13.7μmol/L
11.直接膽紅素:1.71~7μmol/L(1~4mg/L)
12.甲胎蛋白(AFP): 低於30μmg/L
各指標變化與所反映疾病:
1.肝實質
檢查肝實質是否損傷最常觀察的指標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等,臨床上常用ALT指標的變化作為主要判斷依據,在肝髒損害達1%時,ALT的數值即可升高一倍;但是如果AST持續性升高並超過了ALT,可能是肝實質已經受到了嚴重損害。
2.膽紅素代謝
化驗單中總膽紅素、直間接膽紅素、尿膽紅素、尿膽原、血膽汁酸(TBA)、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及鹼性磷酸酶(ALP)等指標主要反映膽紅素代謝的情況。如酒精肝等疾病引起的肝細胞變性壞死,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時上述指標可能出現上升的異常情況。
3.肝髒合成功能
化驗單中白蛋白、前白蛋白、膽鹼脂酶及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動度等指標主要反映肝髒合成功能的情況,白蛋白、膽鹼脂酶、凝血酶原活動度這三項指標同時下降,補充維生素K不能糾正說明肝髒儲備功能減退,這種情況往往提示疾病的預後不良。
4.肝纖維化
Ⅲ型前膠原(PⅢP)、Ⅳ型膠原(C-Ⅳ)、透明質酸(HA)、層連蛋白(LN)等指標是診斷肝纖維化常用的參考指標。
5.凝血
大部分凝血因子都由肝髒合成,肝病患者往往會出現牙龈及皮膚黏膜等部位的出血。
(1)凝血酶原時間(PT)
凝血酶原時間是反應肝髒損害程度比較敏感的指標,並可根據凝血酶原時間判斷肝病的預後情況,凝血酶原時間正常值為11~15秒,延長3秒以上都疾病的判斷才有意義。
(2)凝血酶原活動度(PTA)
凝血酶原活動度的臨床意義與凝血酶原時間相同,是反應肝髒損害程度比較敏感的指標,並可根據凝血酶原時間判斷肝病的預後情況,正常值為80%~100%。
(2)肝促凝血活酶試驗(HPT)
肝促凝血活酶試驗主要用於檢測肝髒的儲備功能。急性肝炎、慢性活動型肝炎、肝硬化等情況下,HPT會降低。HPT的數值與基本能過的程度嚴重程度呈負相關。
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