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衛生部官方網站上的疫情報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國甲型肝炎控制成績顯著,而戊型肝炎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去年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病例報告數幾乎相等,而今年1~5月份每個月戊型肝炎的病例報告人數都高於甲型肝炎,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如果不加以重視,預計我國戊型肝炎發病率今年將首次超過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是上個世紀80年代新發現的一種肝炎病毒。它和甲型肝炎病毒一樣,都是引起急性肝炎的病原體;它的傳播途徑也與甲型肝炎相似,通過污染的水和食物經消化道傳播。這兩型肝炎的臨床症狀也差不多:都是急性發病,患病後有明顯的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部分病人可出現黃疸;經治療後,可完全恢復正常,一般不會轉變成為慢性肝炎。但戊型肝炎與甲型肝炎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從我國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學調查來看,甲型肝炎多感染35歲以下的青年人,而戊型肝炎多感染35歲以上的成年人甚至老年人。曾有人統計過北京地區的散發型戊型肝炎住院患者:年齡最小35歲,最大的82歲,平均年齡為47歲;因戊型肝炎而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齡達62歲。說明老年人感染了戊型肝炎後病情較重。據另一家醫院報道,60例戊型肝炎中,60歲以上的感染者竟占到80%,因此,戊型肝炎已成為老年黃疸中最常見的病因。
在印度,患急性肝炎的孕婦中約有80%為戊型肝炎感染。妊娠合並戊型肝炎危害相當嚴重。有報告顯示,妊娠早、中、晚期戊型肝炎病死率分別達到1.5%、8.5%和21%。妊娠戊型肝炎重症病例高達25%~30%。產婦往往在分娩或流產後病情立即惡化,或分娩前一天急劇惡化,迅速發生肝性腦病,產後出血也較多,死胎率亦高。
戊型肝炎在起病時的發熱現象比甲型肝炎少見,且較輕。80%以上的甲型肝炎患者在發病的初期都有發熱,體溫常高達39℃以上;而戊型肝炎只有一半的患者出現發熱,一般體溫在38~39℃之間。戊型肝炎的消化道症狀也較輕,多數患者有食欲減退,但很少出現甲型肝炎患者中常見的嘔吐、厭油膩,甚至滴水不進那樣嚴重的消化道症狀。
千萬不要以為戊型肝炎的臨床症狀比甲型肝炎輕些。由於戊型肝炎的發病年齡多是老年人和孕婦,所以病情往往較重。主要表現在戊型肝炎患者常有明顯的黃疸,黃疸期長,在恢復期的殘留黃疸不易消退,常發生膽管炎、膽囊炎等合並症。戊型肝炎患者肝髒的病理損害較甲型肝炎明顯,恢復緩慢,病程也較長,至少2個月,多為3~4個月,甚至超過半年。由於病程遷延,肝髒功能不易恢復,常出現血漿白蛋白降低和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現象,且凝血酶元活動度小於40%者也不罕見。其血清膽紅素升高水平和持續時間均長於甲型肝炎。在戊型肝炎患者中,亞急性重型和急性淤膽型等較重的臨床類型比其他肝炎更多見,常表現為皮膚瘙癢和大便灰白色。所以,戊型肝炎的病死率較高,達到2.5%~5%,而甲型肝炎病死率為0.1%。
雖然我國已經研制成功戊型肝炎疫苗,但還沒有普及推廣應用。戊型肝炎的預防主要靠把住“病從口入”這一關。近年來我國戊型肝炎的發病率上升,如果不注意預防,有可能成為我國消化道傳播的主要病毒性肝炎。因此,要重視戊型肝炎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