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其他肝病 >> 病毒性肝炎的中醫治療

病毒性肝炎的中醫治療

  病毒性肝炎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全國約有1。2億以上人群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每年乙肝發病人數約為270萬例,乙肝及丙肝可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目前,現代醫學雖在診療技術及藥物上不斷更新,但療效尚難盡人意,以目前臨床普遍應用的干擾素為例,其對乙、丙肝的遠期完全應答率也僅在20—25%左右,且有嚴格的適應症限制,所以,尋求新的治法與藥物,對於我國的眾多肝炎患者來說尤為緊迫。

  我國自50年代即開展中醫藥治療肝病的研究,40多年的歷程與實踐充分證明,中醫藥已經成為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不可替代的重要療法,極大豐富與擴展了本病的臨床治療領域,如現在廣泛應用的強力寧、甘利欣注射液是從甘草提取出的甘草次酸復合制劑,肝炎靈、苦參鹼注射液源於山豆根、苦參,另外如益肝靈(水飛薊)、聯苯雙脂(五味子)、豬苓多糖(豬苓)、齊墩果酸(女貞子)等等。

  目前,肝病的中醫藥治療立足於傳統的辯證論治,通過學習現代醫學關於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病理生理及預後轉歸的研究借鑒現代藥理研究成果,形成了辯證與辨病有機結合、宏觀與微觀綜合辯證的新格局,賦予肝病治療新的內容與希望。現結合肝病用藥的四個主要環節:改善肝功、抑制病毒、抗肝纖維化及調節免疫,將中醫藥治療肝病的現代研究分述如下:

病毒性肝炎的中醫治療

  1。改善和恢復肝功能:這是肝炎臨床治療的首要目標。通過降酶護肝、利膽退黃、調整蛋白比值、促進肝細胞再生以減輕、保護肝細胞的損傷、抑制肝髒病變的進展。主要包括:1)清熱解毒類如蒲公英、栀子、黃連、敗醬草、龍膽草、連翹等。2)清熱利濕類如車前草、通草、豬苓、茯苓、澤瀉等。3)活血化瘀類如丹參、赤芍、丹皮、桃仁、紅花等。4)疏肝利膽類如柴胡、枳殼、郁金、青皮、茵陳、金錢草等。5)健脾養肝類如黨參、白術、山藥、大棗、黃芪、黃精、白芍等。一般護肝降酶常以清熱利濕、解毒活血藥為主,利膽退黃以涼血活血、疏肝利膽為主,降濁、糾正蛋白失調以健脾益氣、養血活血為主組方。

  2、抑制肝炎病毒:目前認為肝炎病毒引起肝髒損傷的機制有二:一是病毒對肝細胞的直接損傷,二是人體對病毒及其抗原的免疫應答,導致對感染肝炎病毒的肝細胞產生免疫損傷。不論何種機制均以肝炎病毒作為啟動病原,並且肝炎病毒在人體內持續存在與復制是肝組織病變持續進行和慢性化的原因,故抗病毒治療是肝炎治療中最主要與關鍵的環節。目前中醫藥抗肝炎病毒主要側重於抗HBV的臨床觀察與藥物篩選,多為清熱解毒以及補腎、活血類中藥如:黃柏、虎杖、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重樓、龍葵、貫眾、桑寄生、菟絲子、蛇床子、何首烏、桃仁、赤芍、丹皮等。必須注意到,臨床療效與實驗研究結果差別較大,效果不甚理想。所以今後應完善有關動物模型的建立,篩選針對肝炎病毒致病各個環節的藥物,以使其研究更加深入。

  俗話說:“三分醫,七分養,十分防。”可見養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只有老人才需要養生,其實不然,養生是條漫長的路,越早走上這條路,受益越多。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