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病簡稱藥肝,是指由於藥物或/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髒損害。可以發生在以往沒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來就有嚴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種藥物後發生程度不同的肝髒損害,均稱藥肝。目前至少有600多種藥物可引起藥肝,其表現與人類各種肝病的表現相同,可以表現為肝細胞壞死、膽汁淤積、細胞內微脂滴沉積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根據臨床特征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1、急性藥物性肝病 急性肝細胞損害中,急性藥物性肝病最為多見,以肝細胞壞死為主時,臨床表現酷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常有發熱、乏力、納差、黃疸和血清轉氨酶升高,ALP和白蛋白受影響較小,高膽紅素血症和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與肝損嚴重度相關。病情較輕者,停藥後短期能恢復(數周至數月),重者發生肝功能衰竭,出現進行性黃疸、出血傾向和肝性腦病,常發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