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乙肝 >> 關於乙肝 >> α干擾素合理治療慢性乙肝的意見

α干擾素合理治療慢性乙肝的意見

  一、 α干擾素的有效及合理應用
  α干擾素用於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已有多年的臨床經驗,但其療效一直不能令人滿意,關於這一點,我認為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
  1、現有的α干擾素的應用如何合理、規范化?
  2、α干擾素的療效是否還能進一步提高?如何提高?
  國內外醫學界對α干擾素的合理應用早已有了一個基本共識,但這一認識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和補充。
  (一) 適應症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hbv感染者如其alt升高及hbv有復制就是α干擾素治療的指征,事實上經過這幾年的臨床應用,關於適應症有如下補充:
  1、 alt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3—5倍而小於10倍者
  2、 肝組織炎症病變較明顯者(炎症分級在g2—g4)
  3、 無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小於正常值上限的2倍,並且不是處於上升趨勢者

  (二) 禁忌症
  1、 失代償期肝硬化
  2、 重型肝炎
  對重型肝炎是否用α干擾素治療目前尚有意見分歧,絕大多數專家認為不用為
宜。另外,慢性hbv攜帶者因治療後療效只有10%左右,故也認為不宜用α干擾素治療;至於因前c區變異導致hbeag陰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國外的觀點是這種情況在α干擾素治療時病情可緩解,alt可下降,病毒復制可減少,但停藥後易復發,對這種情況如延長療程可能有效,但兩年療程的持久有效率仍低於20%,此外,還可考慮聯合使用其它抗病毒藥物。
  (三) 劑量、療程
  劑量:5mu/次,每周3次,皮下或肌肉注射。治療時應考慮病人的具體情況如:對干擾素的不良反應、敏感性等,治療方案應個體化。

  (四)不良反應及處理:
  1、類感冒樣反應:發熱一般較輕和較短暫,可對症處理
  2、骨髓抑制現象:表現為末梢血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降低。一般認為中性粒細胞≤1 500/µl;血小板≤50 000/µl,α干擾素應減量。中性粒細胞≤1 000/µl;血小板≤30 000/µl應停藥。減量或停藥後可以恢復。恢復後可繼續用藥。停藥後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仍未恢復者,應注意對骨髓干細胞的抑制,應作骨髓干細胞培養,骨髓干細胞減少者,不宜應用α干擾素治療。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者,可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3、應用α干擾素後,出現嚴重骨髓抑制、肝功能惡化出現黃疸、精神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病等,應及時停藥。

  二、 今後α干擾素治療的研究
  1、聯合用藥
  目前看來,單用α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不夠滿意,要進一步提高療效,現在考慮較多的是聯合用藥。α干擾素聯合其它抗病毒藥或免疫調節藥治療慢性乙肝,從理論上講,應能提高療效、減少病毒變異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 多種藥物聯用:
可采用不同作用靶位的藥物聯用,如抗病毒藥聯用、抗病毒藥及免疫調節劑聯用。目前有α干擾素聯合拉米夫定、α干擾素聯合病毒唑、α干擾素聯合胸腺肽α1等,但療效均未肯定。
  (2) 序貫治療:
  不同抗病毒藥按序或輪流治療:目前研究較多的為拉米夫定與干擾素α序貫治療,初步報告可提高抗病毒效果、減少拉米夫定引起的病毒變異率及病毒變異引起的耐藥。
  2、個體化治療
  不同病人對α干擾素有不同的治療反應,因此我們應該根據病人對藥物的反應
來調整劑量和療程。最近國外對α干擾素治療丙肝時病毒的動態變化作了相關研究,發現丙肝患者用α干擾素治療後其病毒的變化分為兩個相:血液相和組織相,當病人使用α干擾素治療1-2天時,其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迅速下降,兩天後感染了病毒的肝細胞逐漸消亡,這時的病毒下降較緩慢。
  α干擾素治療血清hcv動態變化
  不同的病人這兩個相的變化也不同,主要反應類型有:
  一般病毒變化呈迅速下降型的病人其遠期療效較好。通過這項研究,我們假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α干擾素治療後也同樣會出現不同的病毒動態學變化,那麼我們根據病人的病毒動態學變化來調整劑量和療程,也許可以取得更好的療效,也就是說今後慢乙肝的治療應注意個體化的問題。

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