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乙肝,近年來多次成為大眾話題,乙肝病毒攜帶者為爭取平等權利所進行的抗爭,也屢屢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
前不久,某報刊登了這樣一篇報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破例錄取一名乙肝考生”。該校招生辦的負責人說,按有關規定,高校可以不錄乙肝患者,但校領導經討論後慎重決定:破例錄取這名考生。主要基於三點考慮:一是該生成績確實很好;二是來自農村;三是如果廣外不錄取,其他學校錄取的幾率不大,勢必會影響她今後的前途。當然,學校也做了妥善安排,建議其在開學前進行治療,若病情未能有所好轉,也可申請休學一年,學校將為其保留入學資格等。
中國有1.2億乙肝病毒攜帶者。數字之龐大,恐怕地球上超過1.2億人口的國家都不很多。如何對待這個人群,使他們能像普通人一樣,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工作權利、戀愛與幸福婚姻的權利,不僅關乎這個人群的生活質量,也關乎全社會每一個公民的生活質量。
關於乙肝,人們所知有限。最普遍的認知是,這是一種傳播很廣的傳染性疾病。有時朋友相聚,也會談起這個話題,但幾乎沒有人對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有清晰的認識。其實,這和幾年前社會普遍對艾滋病的恐懼是一樣的。因為無知,所以恐慌和歧視。
筆者認識一位乙肝病毒攜帶者。他性情溫和,聰明能干,但自從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後,變得非常自閉。他“自覺”地回避朋友聚會,盡可能不觸碰他人的物品,幾年下來,患上了抑郁症。
寫作此文之前,筆者專門上網查了一下。對於乙肝的傳播途徑,網上竟然如此解答: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唾液傳播。對此,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主任委員莊輝院士指出,唾液是不可能傳播乙肝的。所以,一塊兒吃飯不用擔心會傳染。有關專家指出,對乙肝的病因、傳播途徑認識的嚴重誤區,正是當前社會上乙肝歧視現象的根源。
因此,患乙肝的學生被大學錄取,是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因為自身的疾病,已經很不幸了,他們理當得到更多的關懷和理解,而不該咀嚼著被歧視的痛苦。據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錄取這名乙肝考生,在廣東高校招生中還是首次。我想說,這是應當得到記憶和致敬的首次。廣外的師生員工用自己的勇氣和良知幫助1.2億乙肝病毒攜帶者在爭取權利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當然,這條路還很漫長,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努力,也需要社會總體文明的成長與進步。然而,將1.2億人平等幸福的權利還給他們,這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應推卸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