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產後女人的身體、元氣等均受到傷害,一定要進行“大補”,雞湯、魚湯、骨頭湯、保健品更是產婦的“硬任務” ,其實這種觀念存在一定的誤區。專家提醒,女性妊娠後,營養過分豐富,而身體活動減少,在普通人發病基礎上,更容易引起脂肪肝,尤其是天生體態豐滿的女性。
“坐月子”期間易患脂肪肝
許多人認為產婦產後大虧需大補,結果造成產婦營養過剩,肝髒脂肪合成過多,超過了肝髒處理的限度,使肝髒負擔增大,干擾了對脂肪的代謝,脂肪在肝內堆積,就會形成營養性失衡脂肪肝。近幾年,醫院接診的急性妊娠性脂肪肝的產婦有增多趨勢。
妊娠後,隨著月份增加,孕婦血脂明顯增高。尤其在分娩前的32-38周時,血脂達到最高峰。血脂越高,越容易發生脂肪肝。
不過幸運的是,大部分孕產婦患脂肪肝只是單純性脂肪肝,不需要藥物治療。調整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鍛煉後,患有脂肪肝的孕產婦大多能恢復正常。正常情況下,分娩兩三周後,產婦的血脂開始下降,6-8周後,大部分產婦的血脂恢復正常。
產後如何科學進補?
那產後如何進行科學適度的食補呢?專家開出了一道營養處方:分娩後前3天,吃煮爛的米粥、面條、新鮮瘦肉炒青菜、鮮魚或蛋類食品;過3天後,可以吃普通的飯萊,但忌飲酒和辛辣食品。一天吃雞蛋不宜超過3個,副食安排上葷素搭配,稀干兼有,少吃多餐,並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節比例。如患有貧血可多吃些動物的肝髒和血。為保證授乳的需要,晚上可加一餐米粥或點心類。
專家還提醒產婦,一定要保證產後體重的穩定,適度鍛煉。如果產後體重增長過快,那就說明近期攝入的熱量超標,應注意平衡膳食結構,采用低糖、低脂飲食方案,多吃蔬菜粗糧。一旦出現血糖或血脂異常,還應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