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藥:切入根本療效顯著
李博士解釋,中醫中的“肝”不僅是一個解剖學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病理生理學概念。中醫認為肝為五髒之一,與膽相表裡。肝具有升發,喜條達,惡抑郁,體陰而用陽的特性。其功能是主疏洩,主藏血,主藏魂,司生殖。
中醫學中無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大多歸屬於“積證”、“痰痞”等病證范圍,與肝郁痰濕有關。中醫認為脂肪肝既與先天禀賦不足有關,又與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水濕羁留,日久生痰,以致肝失疏洩、痰濕交結、內郁肝膽而成本症。
因此,脂肪肝的中醫治療大多以復方益肝降脂方祛痰化瘀、瀉濁行氣為主,特別強調審證求因、辨證論治、辨病論治,並重視對患者的整體調節和體質改善,這樣才能收到明顯療效。如運用疏肝理氣藥(柴胡)、祛痰化瘀藥(白芥子)、瀉濁行氣藥(全瓜蒌)、化瘀散結藥(水蛭)。
根據李博士的臨床應用和研究統計顯示,經過3-6個月的治療,患者痰瘀體質得到改善,肝髒脂肪沉積逐步得到清除。同時,對患者心、腦血管疾病和代謝綜合征均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當然在治療的同時,不應服用損害肝髒的藥物和降血脂藥物,避免接觸肝毒物質。飲食上做到總量控制,結構調整,不飽餐、不油膩,保證足量新鮮水果和蔬菜,糾正腸道菌群紊亂。禁酒戒煙。每天靈活安排有氧運動時間。有研究證實,隨著體重的明顯下降,大部分肥胖者的脂肪肝可以得到顯著改善。
據了解,歐美國家對脂肪肝的研究已有50余年的歷史,現在也提倡采用中草藥治療脂肪肝。
二、輕度脂肪肝隱蔽性強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正常肝內脂肪占肝重3%~4%,如果脂肪含量超過肝重的5%即為脂肪肝,嚴重者脂肪量可達40%~50%,脂肪肝的脂類主要是甘油三酯。
據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中醫科王亞平主任醫師介紹,由於脂肪肝無傳染性,無明顯疼痛或發熱表現,因此早發現率和早知曉率始終低迷。當隱蔽性極強的脂肪肝被發現時,病程往往已經進入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階段,肝髒正常代謝功能業已下降甚至喪失。此時即使積極治療也難使肝髒病理學改變恢復正常。因此,脂肪肝的危險性不僅僅在於其後期對生命健康的巨大危害,更在於其前期無症狀的隱蔽性。
三、治療方案對症難除根
近年來,隨著中國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據悉,上海市的脂肪性肝病發病率已在全國“名列前茅”。目前西醫對脂肪肝的治療方案乏善可陳,且對症難除根。而更多患者認為脂肪肝不是什麼大病,不用治。少數患者也曾努力在生活中減少高脂飲食、多運動、少飲酒。但無法長期堅持,不久就故態復萌。聽之任之、放任不管,代表了大部分人對脂肪肝的診療態度。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李博士痛心地表示,當臨床上不斷出現肝痛、肝功能異常、乏力、惡心、陽痿、閉經等症狀,甚至已發展成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時,才引起患者的重視,這是很令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