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傳播傳染 >> 兒童傳染性肝炎的護理

兒童傳染性肝炎的護理

  “傳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根據病原,目前可分為甲型、乙型,以及非甲非乙型肝炎。學齡期兒童發病較多,小兒較少,以夏秋季的發病率為較高。甲型肝炎潛伏期較短,約14—40天,病人的隔離期自發病日起,不應少於30天。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於肝炎病人及病毒攜帶者的糞便裡,通過污染手、飲水、食物或食具而經口傳染;乙型肝炎的潛伏期較長,可在60—160天,乙型肝炎病人的隔離期也應比甲型肝炎更長。乙型肝炎病毒除經口傳染外,還存在於病人及病毒攜帶者的血液裡,通過輸血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而引起感染。肝炎的症狀主要表現在發熱、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乏力、肝腫大、肝區脹痛。通常可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三大類型。

  急性肝炎黃疸可出現亦可不出現,有黃疸為急性黃疸型肝炎,無黃疸為急性無黃疸型肝炎。急性黃疽型肝炎除上述症狀外,病人鞏膜皮膚出現黃染,尿色變黃,如紅茶色,尿檢查膽紅素及尿膽原陽性,肝功能檢查血膽紅質增高,轉氨酶活力測定上升。急性無黃黃疸肝炎除黃疸不明顯,血膽紅質不高,無膽紅質尿外;其他症狀與黃疸型相似,症狀較輕。

  慢性肝炎包括慢性遷延型與慢性活動型。慢性遷延型多數在急性肝炎以後遷延不愈,病程超過半年,但症狀較輕,肝輕度腫大,肝功能檢查一般以谷丙轉氨酶(SGPT)增高為主,絮狀試驗正常或輕度異常,部分病人可遷延數年,但預後大多良好。慢性活動型有較明顯的肝炎症狀,肝腫大,可伴有蜘蛛痣、肝掌與輕度脾腫大,肝功能檢查多項提示異常,如SGPT反復或持續升高等。慢性肝炎的病程超過1年,可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如肝大,質偏硬,脾進行性腫大等。

  護理要點:

  病人居室要定時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如有條件最好獨居一室,無條件可用床單隔離,在房間內劃分污染區和清潔區。患必須限制在污染區活動,患兒的用具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後才能進入清潔區。隔離期自發病日起,一般為30天,如肝功能尚未恢復正常,可適當延長。

兒童傳染性肝炎的護理

  護理患兒的家屬最好能相對固定,並且必須懂得隔離消毒的方法。護理患兒時可穿舊罩衫以代替隔離衣。護理後雙手用0.5%過氧乙酸浸2分鐘,再脫去外面的罩衫,將罩衫的正面(污染面)折向外面,放在污染區,然後用肥皂清水沖洗雙手,患兒的食具,用後先煮沸30分鐘,再清洗。生活用水需煮沸30分鐘後再倒掉,或放入污水桶內進行消毒處理;如1000毫升污水可放入過氧乙酸溶液5~10毫升,加蓋,放置2小時後再倒掉。污染的衣服、被褥、尿布、毛巾等都應先煮沸30分鐘後再清洗,不能洗的用具和玩具等可在日光下曝曬6小時。

  肝炎急性期須臥床休息,這對疾病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因為急性期肝細胞腫脹、部分壞死,充分休息可以減輕肝髒負擔,有利於肝細胞修復,待黃疸消退症狀減輕後,可逐漸起床活動。到隔離期滿,症狀消失,肝功能正常後1個月,如病情穩定,學齡兒童可以回學校學習,但半年內不應參加劇烈的體育活動。

  合理安排飲食,注意營養,多食易於消化的高維生素飲食,不過分強有力調高糖、高蛋白。碳水化合物以主食為主;蛋白質類可食瘦肉、奶類、蛋類和豆制品等;維生素方面,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昆及藥用維生素。臥床休息期間,每餐不宜過多;恢復期患食欲增加,則應注意不要暴飲暴食。急性期應多補充水分,如葡萄糖水,以利保護肝髒和排洩毒素。

  肝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大多用中草藥作為輔助治療。但小兒服中藥較困難,因味苦引起嘔吐,對較大的兒在喂藥前要做好說服工作,喂藥時間最好安排在飯前或飯後2小時。中藥可煎濃,也可少量分多次喂服,以免引起哎吐。

  每兩周或1月復查肝功能。

  注意病情變化,如症狀持續不改善、黃疸不斷加深、食欲銳減、鼻衄以及時而煩躁不安、時而嗜睡或出現不易控制的狂躁,很可能是進入肝昏迷前期,應及早送醫院治療。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