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韋酯(ADV)於 2002 年被批准用於治療慢性乙型肝炎(CHB),2005 年在中國上市,至 2008 年,全世界服用 ADV 的人數約 41 萬人/年。
替諾福韋(TFV)用於治療成人 CHB 目前正在中國進行Ⅲ期臨床試驗,不久將在中國批准使用。通常認為 ADV 10 mg/d 的劑量較安全,但近年來有文獻報道治療 CHB 時 10 mg/d 也可以引起腎毒性,主要為近端腎小管損害,可表現為范可尼綜合征。TFV 腎髒損害也有報道。
因此核苷酸類藥物腎毒性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臨床醫師需提高對該類藥物腎毒性的認識,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據文獻報道,ADV 腎毒性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1)劑量及服藥時間;(2)既往有腎損傷病史;(3)合並用腎毒性藥物;(4)兒童、老年人或低體重者;(5)遺傳因素。
核苷酸類藥物腎損害機制
該類藥物主要經腎小管主動分泌排出體外,易對腎小管造成損害。ADV 引起的近端腎小管病變被認為是直接腎毒性和線粒體毒性所致。其腎毒性主要與人近端腎小管的有機陰離子轉運蛋白 1(HOAT-1)對藥物的富集作用和多藥耐藥相關蛋白 2(Mrp2) 排洩藥物受阻有關。
HOAT-1 對核苷酸類似物有較強的親和力,可主動攝取 ADV,使其在近端腎小管有較高濃度。Mrp2 為定位於近端腎小管頂膜側的依賴於 ATP 的藥物外排泵,主要介導 ADV 的主動分泌排出體外,藥物相互競爭作用可以減少 ADV 的排出,使近端腎小管內藥物濃度升高,增加腎毒性。TFV 腎損害機制與 ADV 類似。
核苷酸類藥物致范可尼綜合征臨床表現
1. 症狀及體征:所有患者均有骨痛,5 例伴肌力下降。
2. 范可尼綜合征是一種腎小管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是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引起的復合性轉運功能障礙,以尿葡萄糖、氨基酸、磷酸鹽、尿酸丟失較突出,亦可有小分子量蛋白及電解質丟失等,由此可引起低磷血症、低鉀血症、低鈣血症和骨質疏松等。
成年人獲得性范可尼綜合征往往以骨質疏松為突出表現。
核苷酸類藥物致范可尼綜合征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1.有核苷酸類藥物服用史。
2.臨床表現:起病隱匿,早期可無明顯症狀,後期骨痛較為突出,可有肌力下降。
3.輔助檢查:近端腎小管功能受損表現如氨基酸尿、磷酸鹽尿、腎性糖尿、腎小管性蛋白尿、低磷血症、低尿酸血症、低鉀血症等,一般以氨基酸尿、腎性糖尿、磷酸鹽尿為基本診斷指標。
4.需與下列疾病相鑒別:先天遺傳因素如胱氨酸貯積症、糖原貯積病、Lowe 綜合征等引起的范可尼綜合征及其他藥物、毒物所致的近端腎小管損傷。停藥後腎損害恢復亦支持該診斷。
核苷酸類藥物致范可尼綜合征的治療
目前尚無文獻報道統一治療原則,關鍵是停用核苷酸類藥物,改為其他種類抗病毒藥物。
有研究推薦,嚴重低血磷的患者應予補磷治療,一般使用磷酸鉀或磷酸鈉口服或靜脈治療,輕度低血磷 (0.8-0. 96 mmol/L) 可口服補磷 1000 mg/d,中度低血磷 0.3-0.8 mmol/L 可口服 1000 mg/d 或靜脈補磷 2-6 h,(2.5-5.0 mg/kg),嚴重低血磷(<0.3 mmol/L)靜脈補磷 2-6 h(2.5-5.0 mg/kg)。合並骨病者可同時使用維生素 D3 400-1000 U/d。
核苷酸類藥物致范可尼綜合征的預後
藥物所致的范可尼綜合征在去除病因後病情多可以逆轉,預後較好。
也有研究報道停用 ADV 及補充鈣、磷治療後仍有低磷血症,並有蛋白尿及腎功能損害。
核苷酸類藥物致范可尼綜合征的預防
1. 鑒於上述核苷酸類藥物的腎損害,臨床上擬使用該類藥物的患者,使用之前應進行腎功能基線評估,計算腎小球濾過率 (GFR),對於已有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藥物應減量;英國 HIV 協會推薦開始使用 TFV 的患者在第 1 年應每 4 周監測 GFR,血清磷,尿試紙檢測(尿糖),和尿聚合酶鏈式反應 (PCR) 。
2. 此外,應用藥物轉運體抑制劑也是預防核苷酸類藥物腎損害的另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