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肝病就醫指南 >> 中國古代對肝病的認識與治療

中國古代對肝病的認識與治療

  現代醫學認為,肝癌是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臨床主要表現為:肝區疼痛,消化功能紊亂,低熱,乏力,進行性貧血等,晚期患者出現惡病質、黃疸和腹水等。據此,對應中醫相關文獻,肝癌與中醫古籍中的積聚癥瘕密切相關。

  從中醫古籍中,可以發現一些類似有癌征候的描述。在中醫最早的一些書籍中,描述一種叫"息贲"的病,它的征候是:"在右脅下,覆大如杯"。還有一處叫"肥氣"的病,也是"在脅下,若覆杯"。很可能都是描寫肝區的腫塊。

  至於肝癌常見的其他症狀,像黃疸、腹水,中醫書中也早有描述。黃疸都歸於"黃疸門"中,腹水則稱為鼓脹。

  中醫歷代的書籍中,還有一些醫案,也很像肝癌。大約在元代,十三世紀時,有一位名醫叫羅天益,他治療過一位病人。"病積",也就是有腹部腫塊的意思。症候是"臍左連脅如覆杯",有一個較大的腹塊。"腹脹如鼓,有青絡脈,喘不能臥",指出腹水很多,已經不能睡平,腹壁可見明顯的靜脈。"自利完谷",腹瀉得厲害。"日晡潮熱、夜有盜汗",很像腫瘤熱。肝癌的腫瘤熱,常見的就是下午發熱,夜間大汗出。

  再舉一個例子。清代雍正、乾隆時一位醫生,叫陳士铎,他記載了一個病例。病情是"脅痛之極,手按痛處不可忍",還有"兩脅脹滿"、"發寒、發熱"。他稱這種病叫"肝痛",認為是"肝葉生瘡"。當然,都沒有病理,那時候也不會有。事實上,原發性肝癌沒有經過探查而要有病理證實,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後的事。

  那中國國代治療肝病的病理機制是什麼呢?

  《金匮要略》論黃疸病因謂:黃家所得,從濕得之。《張氏醫通》謂:嗜酒之人,病腹脹如斗,此得之濕熱傷脾。胃雖受谷,脾不輸運,故成痞脹。《諸病源候論》所謂寒溫失節……食飲不消,聚結在內染漸生長塊段……人即柴瘦,腹轉大是也。雖然肝癌的病因為從濕得之,濕熱傷脾,寒溫失節,食飲不消,但能否發病則決定於正氣的盛衰。如《醫宗必讀·積聚》指出: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血行不暢,痰瘀相互,形成痞塊,乃致肝癌。《景岳全書》謂: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的人,多有積聚之病。《諸病源候論》強調:積聚者,由陰陽不和,髒腑虛弱,受於風邪,搏於腑藏之氣所為也。《活法機要》指出: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脾胃怯弱,氣血兩衰,四時有感,皆能成積。

  在現代治療肝癌中,我國古代的一些治療肝病的思想與病理機制現在在臨床中還有應用。

  辨證論治是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最大區別之一。祖國醫學認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節、不同的人,即使因相同的病因而致病,其在人體內發生的病理變化也是不相同的,特別是個體的體質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影響更大。所以,與之相應的處方用藥也應該是不相同的。單一的藥物顯然不能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證型,從而導致療效欠佳或療效欠穩固。中醫治療倡導個體化,在重視治病外因的基礎上,強調個體差異(內因),因此受到滿意的療效。

  中醫治療疾病,並不是單純的服用中藥,更重要的是讓患者接受中醫的養生理論,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疾病的發生發展,並非受單一因素的影響,與患者飲食起居、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完整的中醫治療,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一系列適宜的修養方法,即所謂"三分治,七分養",促使疾病痊愈。

  中醫治療,副作用小,肝髒是人體的一個代謝器官,體內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激素、膽紅素、藥物及其他毒物均在肝髒內完成,肝髒還能合成膽汁,合成消化酶,,堪稱人體的"化工廠"原生的植物和動物,毒副作用相對較小,稱的上是地道的"綠色療法"。中醫治療所用的中藥,全部來源於大自然。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