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肝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肝炎中又分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兩種,急性肝炎從病發到康復大概是半年的時間,如果急性肝炎半年時間不能治愈,就會從急性肝炎轉化成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需要患者在生活中多加休養。
慢性肝炎患者在生活中有著諸多的不便,對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煩惱,歸根結底都是慢性肝炎病毒在我們的身體裡作怪,破壞我們的身體結構,損害我們的身體機能,一些慢性肝炎患者經歷疾病不斷的折磨,一心想快速好轉,慢性肝炎患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慢性肝炎患者在選用藥物的時候切勿亂用藥物,其實對於一些無症狀的慢性肝炎病人一般來說是不需要選擇用藥的,有一些患者認為,有病有要吃藥,其實這對於慢性肝炎患者來說並不完全正確,大部分無症狀的慢性肝炎患者不需要服藥的,不恰當的用藥不但不安全,往往可引起藥物性肝炎。
2、要充分的認識慢性肝炎的治療過程,首先要樹立信心,無論是什麼樣的慢性肝炎都是需要長時間的治療,特別是抗病毒藥物治療時間,一般來講,治療的時間越長,治療的效果越好,療效越穩定。對於慢性肝炎,長時間的治療可能會使病人的信心動搖,但是患者需要對治療和病情有信心,堅持用藥。直到病情穩定,聽從醫生的建議停藥。
3、慢性肝炎患者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時,應遵醫囑堅持按時服藥,服用藥物時最忌兩天打魚三天曬網,這樣不按時用藥不僅會影響療效,還會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一些抗病毒的藥物還會出現耐藥的情況出現。
慢性肝炎患者特別需要重視黃疸的異常升高,肝炎病人一旦出現黃疸,就說明肝髒有明顯的炎症,甚至有肝細胞的壞死。因此當肝炎病人出現深度黃疸的時候應警惕由於大片肝細胞壞死導致的重型肝炎的可能性。慢性肝炎患者一旦出現黃疸異常升高時,應該馬上就醫,不可拖到重型肝炎,那時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
慢性肝炎是一種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的飲食中可食用:胡蘿卜、包菜、木耳、蘑菇、西紅柿等食物,有利於肝髒的修復和再生,還可以清除肝髒內的病毒,減輕肝髒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