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護理 >> 常見誤區 >> 關於乙肝有哪些共識和誤區?(上)

關於乙肝有哪些共識和誤區?(上)

  中國被稱為「乙肝大國」。幾乎每 10 個中國人中就有 1 個乙肝攜帶者,每年因為乙肝導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導致的健康損害和社會經濟負擔都是驚人的,我國沒有哪一種傳染病的危害性超過乙肝。在臨床上沒有良方可以徹底治愈乙肝的情況下,預防乙肝感染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在部分地區嘗試接種人血源乙肝疫苗,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人血源乙肝疫苗來源於乙肝攜帶者,存在產量不足和潛在致病性的重大缺點。90 年代初,默克公司以 1 元錢的象征性價格將其啤酒酵母乙肝疫苗生產線轉讓給我國,我國就此解決了乙肝疫苗的產量和安全性問題,90 年代末期,啤酒酵母乙肝疫苗完全取代了人血源乙肝疫苗。進入 21 世紀後,乙肝疫苗的生產工藝又有新突破,漢遜酵母比啤酒酵母表達的乙肝疫苗產量更高、有效成分的比例也更高。目前,啤酒酵母和漢遜酵母乙肝疫苗在我國的乙肝疫苗市場中占主流,另外還有一種中國倉鼠卵巢細胞培養的乙肝疫苗也有一定的使用,俗稱 CHO 乙肝疫苗。

  從上世紀 80 年代到 2010 年,我國應用乙肝疫苗已經接近 30 年,對於不同工藝的乙肝疫苗、不同劑量的乙肝疫苗、不同的接種程序、不同人群的接種效果、免疫失敗的機制和再免疫等有了較為透徹的研究。

  由於乙肝疫苗的預防效果非常顯著,中國的乙肝控制,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接種策略。

關於乙肝有哪些共識和誤區?(上)

  共識①:乙肝是一種體液傳播的傳染病,其傳播途徑與艾滋病相同,很多國家將乙肝歸類為性傳播疾病。 我國由於乙肝攜帶者基數龐大,乙肝的母嬰傳播是主要問題,因此沒有將乙肝歸類為性傳播疾病。

  誤區:由於經常在外就餐,要求接種乙肝疫苗。

  誤區解釋:就餐可能罹患的是腸道傳染病,不會是乙肝。

  共識 ②:感染乙肝後並非所有人都會變成攜帶者。青少年和成人感染乙肝後多呈隱形感染,變成攜帶者的比例只有 5%~10%;嬰幼兒則相反,變成攜帶者的比例可高達 90%。嬰幼兒和青少年的分界線大約在 6 歲。因此,乙肝疫苗主要的針對人群是嬰幼兒,特別是母親是乙肝攜帶者的新生兒。

  誤區:與乙肝攜帶者接觸後,擔心自己得乙肝,由此引起心理問題。

  誤區解釋:其實普通接觸感染可能性很小,作為成年人即使感染也有 9 成以上把握可以自愈。為了預防而接種乙肝疫苗是可以的,但沒有必要過於擔心

  共識 ③:乙肝疫苗的免疫力有兩種機制,一種是體液免疫,即通常可以檢測的抗體;另一種是細胞免疫,通常無法檢測。目前的研究已經證實,即使抗體檢查不到,但多數人仍能對乙肝病毒免疫。也就是說,抗體陰性,不代表沒有免疫力。目前公認的看法是,接種乙肝疫苗後一般不需要再接種。

關於乙肝有哪些共識和誤區?(上)

  誤區:接種過乙肝疫苗,檢查發現抗體轉陰了,就要求再接種,甚至每隔 3-5 年接種 1 次。

  誤區解釋:不能以抗體的陰性或陽性來衡量乙肝免疫力的有無。

  共識 ④:通過預防接種可以阻斷大部分乙肝母嬰傳播,但仍有 5% 左右的新生兒在子宮中已感染乙肝,這屬於目前醫學無法解決的難題。

  誤區:給乙肝攜帶者母親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中和母體內的乙肝病毒,有助於減少母嬰傳播的風險。

  誤區解釋:理論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中和乙肝病毒,但必須考慮劑量是否足夠。如果體內的乙肝病毒量是 100 個,常規用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只能中和其中的 1-2 個乙肝病毒,根本無法降低母嬰傳播的風險。靠給媽媽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降低乙肝傳播風險很不靠譜。

  共識 ⑤:有極少數人反復接種乙肝疫苗亦無法產生免疫力,這些人仍然可以感染乙肝,平時應該注意避免高危行為。

  誤區:接種過多次乙肝疫苗後檢查不出抗體,要求繼續接種,直到檢查出抗體為止。

  誤區解釋:一般認為,按標准程序接種過 3 劑乙肝疫苗後沒有抗體,可以再按標准程序接種 3 劑(如果第 1 次用低劑量,第 2 次建議用高劑量),如果還是沒有抗體,則沒有必要再接種。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