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惡性腫瘤一直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其中由肝細胞長出來的原發性肝癌也占據惡性腫瘤排行榜的一、二名。雖然由於B型肝炎的預防注射,減少了青少年的帶原率,也降低了罹患肝癌的危險。但對二十歲以上的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肝癌還是揮之不去的夢言,這幾年來台灣都有超過四、五千人死於肝癌。對於肝癌除了預防之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然是不二法門。
這裡暫且不談診斷工具與方法,只介紹認識各種治療肝癌的方法。首先談手術切除治療。過去唯一對肝癌能有根治性治療就是外科切除,若能接受手術切除,第一年存活率可達80%,五年還有一半。雖然對小型肝癌的手術切除治療,完全治癒的成功率更很高,可是在台灣這些病患常合並有肝硬化等問題,並非每個患者都能接受手術治療,腫瘤的位置、大小、肝硬化程度,轉移等等也會有所影響。曾有文獻統計發現肝癌患者在診斷時,大約僅30%的人能有機會考慮外科手術,國內的比率相信更低。對肝癌還有另一嚴重的問題,就是相關於B型C型病毒的肝癌,病灶常不只一處。常有潛伏的癌細胞或是微小轉移,在切除腫瘤後不久,過些時日又發現新了的病灶,使肝癌治療,加上另一層困難。套句話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患者硬化的肝髒無法承受一切再切,手術費用也並不便宜。因此種種對肝癌局部治療因此應運而生,目標就是想盡辦法殺死病灶的癌細胞,並保留正常的肝髒,尤其是功能受損硬化的肝。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包括了經動脈血管栓塞與經皮穿刺療法。
經動脈栓塞術療法是常用的另一種方法。它是經腹股溝血管至入細導管至腫瘤附近的血管,利用特殊的藥劑把通往肝癌的動脈塞住,使癌細胞得不到營養而壞死。它也可以在栓塞藥劑中加入化學抗癌藥來增加效果。大致說來,這方法對於小型肝癌也有不錯成效,但對較大的腫瘤成績就逐漸下降,據報告約有三成至七成治療過的病灶,會有殘留的癌細胞,過些時日會則有復發現象,須再加上其它治療方法,或者再次栓塞。常見的副作用則有栓塞疼痛與發燒,可能會持續一到二周。肝功能也可能會受損,但除少數病例外,一般都會很快復原。還有肝功能太差的患者,或是腫瘤已侵犯肝門靜脈的主干,就不適宜接受栓塞治療。因為正常肝髒的血流供應主要是來自是肝門靜脈,由肝動脈來的血流僅占四分之一左右,而肝癌則幾乎完全由肝動脈來供應,因此才能藉著動脈栓塞來治療肝癌,若肝癌細胞侵入肝門靜脈,已造成阻塞,此時再將肝動脈栓塞,那正常的肝細胞也得不到營養,恐會引起肝髒衰竭。治療的美意,反成加速病情惡化的幫兄。所以血管栓塞治療並非全部肝癌患者皆適用,對於不適合開刀或拒絕開刀的病人,這雖是另一種理想方式,術前仍須省慎評估。
如前所提及,局部治療就是想辦法直接殺死癌細胞。藉著超音波儀器的進步,經皮穿刺的治療方式漸漸發展出來,以穿刺針在超音波引導下,利用高溫、低溫、能量、藥物等直接導注入腫瘤破壞細胞,使其壞死。目前這些的治療方法可大略分成三大類:一、直接注射:包括無水酒精、醋酸、高溫生理食鹽水等。二、加熱法:利用電磁輻射、電燒、雷射、微波凝固、高頻超音波等法將腫瘤殺死。三、低溫冷凍。其中又以經皮酒精注射療法最廣為使用,局部酒精注射,以醋酸替代酒精,電磁輻射和微波凝固方法也漸漸流行。
「經皮酒精注射療法」一樣是在超音波的監視導引下,將酒精直接注射到癌瘤中,使其發生質變、細胞脫水而壞死,隨後也有纖維化、小血管阻塞產生,使壞死效果持續。而酒精擴散後濃度變低,對身體則幾無傷害性,所以僅對注射位置產生作用,對旁邊組則無礙,有其安全方便的優點。以適應症來說,任何大小腫瘤皆可使用,但腫瘤愈大,酒精滲透也愈差,效果當然會打折扣。經驗上對付三公分以下的肝癌最佳,病灶數目也最好在三、四個以下。假若以小型病灶來說,理想的狀態下,治療後一年、三年與五年存活率依序是99%、86%與48%,相較於外科手術,不遑多讓。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小型肝癌都適合酒精注射。有的肝癌是位於酒精注射所不易達到的位置。但有時無法一次療程就達到目標,需依腫瘤大小進行要4至12次不等。國內限於人力、健保給付、患者狀況等因素,以每周實施一次居多。治療後並發症並不多見,主要是疼痛、發燒、與酒精中毒,有極少數的病例可能會並發腹腔內出血及其它問題,術前小心謹慎妥當評估,整體而言還是相當安全。
再談經皮穿刺腫瘤內醋酸注射(percutaneousaceticacidintratumorinjection簡稱PAT),就是以醋酸來替代酒精,治療肝髒內的惡性腫瘤,其機轉與酒精類似。因為醋酸具弱酸性,相對上較具有腐蝕性,穿透力較佳,百分之十五的醋酸溶液,效果就與純酒精相當,50%的醋酸療效則三倍於純酒精。國內不少醫學中心也使用以醋酸注射來治療肝癌,但並不普遍,原因可能是純酒精的取得容易,醋酸在取得、處理上很不方便。個人使用經驗發現其嗆人的酸味,常使施術的醫生、護士及患者皺眉蹙鼻不已。也因為腐蝕性較強,一旦有並發症時都較嚴重。但無論如何,醋酸腫瘤內注射還是有其發揮之處,在腫瘤內有纖維分隔,或經其他方法治療過,例如酒精注射或動脈血管栓塞過,仍殘留有癌細胞時,則可利用醋酸的腐蝕穿透性,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目的。
再說微波療法來說。肝癌經微波治療第後第一、二、三及第四年存活率分別是94%,78%,78%與62%。也有學者指出酒精注射療法對分化較好的肝癌效果較好,但在小於1.5公分的腫瘤,微波治療勝於酒精注射,但用於大於三公分腫瘤,微波就不如外科切除了。基本上說來,這還算是相當安全的療法,一些並發症是痛、發燒與少數皮下血腫。目前較頭痛的問題是必須使用的較粗的穿刺針,使得不少醫師與患者產生疑慮,擔心穿刺出血,此外穿刺針有使用次數的限制,使用幾次後須丟棄,成本較高,保險無給付,儀器須另購置,所以國內僅極少數醫學中心在試用。不過它易於控制燒灼壞死范圍的特性,卻是其它方式所缺乏。
至於輻射電波(radio-frequency),在美使用較多,它的穿刺針至入腫瘤內可再伸出放射狀分叉,擴大了導入能量後的加溫區,使其能處理較大病灶,可是需要療程時間比其它方法久,國內醫院都僅有個案經驗。
還有其它局部治療方法,包括注射加熱的生理食鹽水,雷射,冷凍等,較缺乏臨床大規模運用,臨床上也很少使用。另外在目前的主流醫學治療領域,面對癌症就不可能不提及化學治療。不過化學治療迄今對於肝癌的治療效果並不是很好,難有在副作用與好成績間達到理想。不過近年來藥物的進步,如對付身上其它腫瘤,化學治療也有著進步,國內也有好幾個研究計畫在進行中,我們也期待醫學界在這方面能有所突破。
化學治療之外,還會考量的就是放射線治療,雖然過去認為對肝癌的療效不佳,但近來卻有長足進展。過去治療成效不好的原因在於放射線照射難只集中在病灶處,肝癌細胞與正常肝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度差異並不大,因此將癌細胞殺死時,周邊的組織也因之大受傷害,肝癌患者大都合並著肝硬化,因此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容易發生肝衰竭,反加重病情,若是照射劑量不夠,又無法達到治療目標,所以除了在某些國家,放射線治療在肝癌治療角色有限。然而托科技發展,電腦儀器改良,射源機器的精良,這些問題逐漸解決,放射線治療對於肝癌治療,漸漸有其成效。
這方面最常被提到的就是光子刀,這是種說是刀卻不是刀的放射線治療,嚴格說來應是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刀是形容詞,描述使用它治療時照射部位銳利,范圍界限清楚,有如外科手術刀切割一般,並不是生活認知所見的刀子。它是一種精確定位聚焦式的高劑量放射治療,而傳統的放射治療照射范圍較大,每次給予的劑量也較小。開始是應用在腦部病灶動靜脈畸形(AVM)等的放射線治療,因為頭部骨骼等較易固定,藉著架在頭顱外的架子就可達成很好的定位,照射在僅需要放射治療的病灶位置。後來逐漸陸續應用在其他疾病,譬如腦瘤,原發性或轉移性惡性腦瘤、鼻咽癌再發之治療、甚至是神經功能性疾病等等。而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放射手術(stereotacticradiosurgery)有什麽好處?就是對於病灶可施以單次高劑量放射治療;可使欲治療處吸收到高劑量的放射線,而四周正常組織則相當少,只要遠離標的區,放射線治療的等劑量線便很快下降,減低了不必要的傷害,副作用自然少很多。所以這些技術的發展基本上就在於提高病灶接受的放射線,來增加治療效果,同時又避免了較厲害副作用與不適。
但這個技術為何起始只使用頭顱疾病,關鍵就在於定位,頭骨固定不動,組織相對位置也固定,不像胸腹部裡的髒器,換個姿勢,器官與體表的相對位置也會改變,例如坐著與站著時,右肋處肝髒下緣也會移動,呼吸時也一直在移動,因此立體定位十分困難。然而藉著儀器的進展,現在也可運用到胸腹部的病灶,利用的技術有好幾種。例如在進行放射線治療計畫時,先在體外做上模子,每次治療時以模子定位,病灶位置就不會跑掉。也可以利用三、四金球,先打入病灶附近,金球對人體不會有刺激性,在X光攝影及電腦斷層攝影時,可明確顯現出來,如此就可將病灶相對的位置定出來,加以照射治療。此外要知道放射線行進有如光線,若無處理一般會散射,不會成束前進,現在儀器就能將之集束照射,舉例說來,過去的放射線治療若像燈泡,射線出來是四射,現在像雷射筆,射線出來是一束光。而進行治療時,若放射線僅從固定一處照射時,這地方的皮膚、皮下組織、器官也會吸收到相當的劑量,即使對病灶有用,局部的傷害定也不小,所以在照射時,可轉動放射源,從不同角度照射病灶,如此一來病灶處有高劑量放射線療效,其它放射線穿透處劑量就相當分散,也變小了。但是病灶絕多數都不是圓球狀,再舉例說明,一個圓柱狀腫瘤,從前後看去圓形,可是從側面看是長方形,若照射的區域形狀隨著射源移動時,也能改變多好,因此又有了所謂順形照射。這順形照射方法,是用預設鉛板模子設計的、或是儀器電腦控制的、是可移動微小鉛條板組合而成、零零種種出現了一大堆儀器,也出現了一群,大眾看不懂,甚至其它科別醫護人員也弄不清楚的名詞。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微多葉順形光子刀、太空衣模具、三度空間立體直線加速機、立體光子刀放射治療、三度空間順行放射治療、強度調控放射治療,若再加上各種放射粒子那更眼花撩亂。不過基本的原理就如以上說明。
當這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術對於頭頸部病灶治療發展一定程度後,自然運用到身體其它部位病灶,包括肝癌的治療上。放射線治療單獨使用於肝癌治療並不理想,一則療效未勝於其它方式,二則照射部位肝髒會纖維化,也有其它副作用,因此放射線治療大都合並其它治療方法,或者做為所謂救援性治療(salvagetreatment)。以光子刀治療肝癌,其結果正式發表於文獻上者,目前還很少。一篇來自法國的研究指出對肝癌,單以放射線治療五年存活率是零,若加上血管栓塞,則可提高至兩三成以上。韓國的報告也發現,對無法開刀肝癌患者,以放射線治療做為救援療法,有效率約為三分之二,治療後平均存活時間一至一年半,三年存活為21.4%。國內的治療成績相去不多,無論來自和信、高醫、長庚醫院的研究,或其本院與其它醫院在各醫學會的經驗,對指出對肝癌治療都也一定助益,尤其是無法接受其它療法的患者,在症狀上都有顯著改善。此外一般肝癌若侵犯主肝門靜脈,很難再接受栓塞、手術等療法,因此可以放射線治療清除肝門靜脈內病灶,使其通暢後,再接受其它治療。但無可避免對肝髒還是會有放射線傷害,包括了上腹疼痛、黃膽、腹水等,類似急性肝炎症狀表現,少數原已有肝硬化患者,可能發生肝衰竭現象,必須小心謹慎。
肝癌的治療方式有這麽多種,至於哪一種才是最好的選擇,則是因人而異。無論何種方式,有些原則是不會變的。單一腫瘤的療效較好,多發性的腫則須依每個人病況不同而做個別評估。腫瘤的大小並非是否適宜開刀主要決定的因素,若肝癌己侵犯到主肝門靜脈,就不適宜開刀或栓塞。而肝功能更是決定對各種治療的忍受度,有些病人無法接受任何治療,是因為肝硬化太嚴重,肝機能太差,而不是肝癌本身無法治療。肝癌的病人大都合並有肝硬化,所以必須考慮,若肝切除後,栓塞後,剩余的肝是否足夠來應付身體的需求。
總結來說,手術切除是肝癌根除性的療法,而利用超音波指引經皮穿刺的局部治療方式,無論是注入酒精、醋酸或加熱,都達到治療目的,對較小型肝癌的治療成績,已不亞於外科手術。若無法治癒時,其它治療手段也可派上用場,包括放射線治療,這方面近年也有長足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