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護理 >> 常見誤區 >> 對抗肝炎 存在的誤區!

對抗肝炎 存在的誤區!

  病毒性肝炎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而中國還是乙肝高發國之一。病毒性肝炎在我國危害極大,在我國各類傳染病中發病率最高,我國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億,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0%,乙型肝炎患者近3000萬,每年有近30萬人死於肝炎或肝癌。

  由於慢性乙肝的特點是病毒持續復制引起的進展性病理過程,其危害性也正在於進展性的特點。根據乙肝感染的自然史,部分未能清除病毒而轉化為慢性攜帶者的患者中,部分將表現為肝炎活動,經過約20~30年可進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部分可以表現為代償性肝硬化,最終發生肝功能衰竭。研究還證實,肝細胞性肝癌是慢性肝炎的遠期結果,因此阻止肝炎病程的進展至關重要。如何阻止其進展?重點是抓住抗病毒的時機,見機行事。

  誤區:盲目抗病毒無效

  干擾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應用於臨床以來,一直都是人類征戰乙肝、丙肝的有力武器,有效抑制了病人體內的肝炎病毒,減緩了肝硬化進程,降低了肝癌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有些肝炎病人使用抗病毒藥後,並沒有出現奇跡,有的還引發某些副作用,原因是沒有做到有的放矢,正確掌握好用藥戰機。如有的人一經檢查,發現乙肝病毒陽性,便認為抗病毒“宜早不宜遲”,急於注射α干擾素,或口服拉米夫定。

  實際上,HBV陽性患者體內病毒復制如不嚴重,例如HBsAg、抗-HBe、抗-HBc三項陽性(俗稱“小三陽”);HBsAg、抗-HBc二項陽性,也叫“小二陽”,或者單項抗-HBc陽性,病毒復制並不大,這時使用抗病毒藥物無異於隔靴搔癢,根本無法起效。抗病毒藥的作用是抑制病毒復制,沒有病毒復制,用再多抗病毒藥也無濟於事。

  部分HBV陽性患者,盡管體內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復制,但體內細胞毒性T細胞、NK細胞、NKT細胞等免疫效應細胞,卻對肝細胞內的乙肝病毒采取“和平共處”的態度,相安無事。此時運用再多抗病毒藥也毫無作用。因為體內的免疫大軍根本不配合消滅乙肝病毒。

  有些患者則治病心切,過早應用抗病毒藥,結果事與願違,不是誘導病毒對藥物產生抵抗,就是促使病毒發生變異,給進一步治療帶來困難。究竟什麼時機才是抗病毒的好時機,如何正確選用抗病毒藥物呢?

  指標:轉氨酶活性高低

  對無症狀HBV攜帶者,無論是“大三陽”、“小三陽”,還是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陰性、陽性或定量多高,只要肝功能正常,均不必盲目給予抗病毒藥物。如果無症狀HBV攜帶者出現了肝區隱痛、食欲下降、乏力不適等症狀,而檢查轉氨酶(ALT)不高,也不能急於給予抗病毒藥。當患者血液中HBVDNA呈陽性,肝功能檢查提示谷丙轉氨酶超過正常值上限的2.5倍以上,就應爭分奪秒,及時用抗病毒藥。因為此時細胞毒性T細胞、NK細胞等免疫大軍開始向病毒發起攻擊,抗病毒藥又同時上陣,雙管齊下,必將打一個清除乙肝病毒的漂亮仗。

  對輕度慢性乙肝病人,ALT不超過正常上限2.5倍,活性一般不會過高;進行肝穿刺病理學檢查只有輕微炎症,炎症活動度1級以下,纖維化程度0~1期,患者體內可能存在“免疫耐受”問題,若應用抗病毒藥,由於應答率很低,效果也不理想。

  選擇:合適的才是有效的

  持續高水平的乙肝病毒復制,是發展成為肝硬化或肝癌的高危因素,而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可減少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率。選用抗病毒藥物,應根據病人的年齡、病情輕重、是否合並有肝硬化、病毒載量有無變異、是否應用過抗病毒治療、是否合並其他疾病等情況來綜合判斷。一般來講,首選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用藥至少需要1年以上,以減少疾病反彈的機會。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