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護理 >> 常見誤區 >> 治療乙肝何時才是“終點”?

治療乙肝何時才是“終點”?

  眾所周知,慢性乙型肝炎容易導致被感染者發生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及時有效地治療慢性乙肝能降低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的發病率。2012年歐洲肝病學會指南中明確表示,“停藥後持久的表面抗原(HBsAg)清除”是慢性乙肝治療的理想終點。研究發現,經長效干擾素一年的治療能幫助3%-11%慢性乙肝患者實現臨床治愈。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教授在“一生一‘試’”慢性乙肝治療認知促進項目啟動會上介紹,目前國際公認的慢性乙肝治療有三個終點:乙肝病毒降至檢測不到的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終點,這個階段還不能停藥,一旦停藥非常容易復發;實現停藥後持久的e抗原血清學轉換(即經抗病毒治療後獲得持久的“大三陽”轉為“小三陽”)是滿意的治療終點,達到這一治療終點才有可能實現停藥後不復發;理想的治療終點是停藥後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也就是“臨床治愈”。研究表明,實現臨床治愈的患者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將明顯降低,生活質量也將獲得提升。

  慢性乙肝的發生、發展都與機體免疫密切相關,只有達到持久的e抗原清除和轉換,甚至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才能真正實現停藥後不復發。有研究結果顯示,治療至單純乙肝病毒檢測不到的患者,其肝癌發生率為0.1%,而表面抗原清除的患者僅為0.02%,是前者的1/5,接近未感染慢性乙肝病毒者的水平。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