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吃霉變食物。日常生活中大米、麥子、大豆、花生、玉米、菜籽油等容易發霉,這些食物發霉後會產生一種叫黃曲霉毒素的物質,對肝髒有強烈的毒性,且有很強的致肝癌作用。含黃曲霉毒素的食物被攝取後,經吸收到肝髒,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繼而誘發肝癌。
2、避免高糖飲食。甜食是甜蜜殺手,巧克力、糖及各種甜食,每天不宜多吃。吃的過多會使胃腸道的酶分泌過多發生障礙,影響食欲;並且甜食中的糖成分容易發酵,能加重胃腸脹氣,並容易轉為肝髒儲藏的脂肪,加速肝髒對脂肪的儲存,促進脂肪肝的發生。
另外,由於肝病患者糖代謝會發生紊亂,因此高糖飲食會使血糖升高,多余的糖會轉變成脂肪而存儲在肝髒,形成脂肪肝;同時,高糖飲食還會引起腸脹氣。
3、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大多含有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等,攝入身體後會增加肝髒的負擔。
4、忌酒。酒精中間代謝產物乙醛會對肝髒造成直接損害。長期大量飲酒特別是酗酒者,可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5、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品。對胃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尤其對重型肝炎病人會加重胃腸道黏膜的充血、水腫及糜爛,甚至會引起消化道出血。
6、高脂肪食物。過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動物內髒(腦、腸等),易使人肥胖和血脂(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這些都是脂肪肝發生的重要原因。另外,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膽鹼。可使脂肪較容易積存肝髒,損害肝功能。
7、少吃煙薰和烘烤食物。據報道,波羅的海沿岸和冰島等國家的人們,喜歡吃薰烤的肉類,那裡消化系統癌症發生率很高(特別是肝癌)。實驗證實,天然氣、煤、木炭、柴草等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苯並芘(致癌物質),因此,用高溫煙火薰烤出來的食品就會受到污染,應該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