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血液傳播性疾病。這種疾病可以由血液的檢測得知,所以我們每次體檢的時候都會抽血化驗。在醫學臨床上,該疾病主要的表現症狀有惡心、發熱、消瘦、抵抗力下降、轉氨酶增高、肝腫大等等。一般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和飲食療法。該病有傳染性,幾乎所有人都會受到威脅,所以要時刻提高警惕。據統計,乙肝的患病比例達到了10%,而治愈率僅為0.0001%。可見,該病的治療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和復雜程度,其治療周期也有一定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治療時間大約為3到6個月。
乙肝病毒的潛伏期一般為6周到6個月,通常的就是3個月左右。根據急性和慢性乙肝的不同需求,其飲食調理也有一定的差別。
急性乙肝的早期,患者的食欲很差,明顯的表現症狀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這時,應該多給患者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粥、面條和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還要多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堅持讓患者少吃多餐的原則,以補充此階段所需要的營養。
而在急性肝炎的恢復期裡,患者的食欲有所好轉,這時就可以適當地增加飲食量了。但是千萬不能吃一些含蔗糖和葡萄糖的食品,因為這些東西會造成肝細胞脂肪變性,對肝炎的恢復是非常不利的。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大豆制品、牛奶、雞肉等,它們裡面脂肪的含量少,而蛋白質的含量卻很豐富,還有一些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這些食物對乙肝的恢復是有好處的。
慢性乙肝的患者,病情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反復和加重的情況,所以在飲食方面要更加的注意了。患者除了要補充一定量的熱量和蛋白質外,還要適量地補充碳水化物。值得注意的是,碳水化物應占據總熱量的50到70%左右,這樣對於增加肝糖的總儲備量有很好的作用。
通常有這樣的說法:乙肝患者是不應該食用脂肪類的食物的。其實這是不合適的。適量的脂肪不僅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還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E、K等的吸收。乙肝患者一般一天攝入的脂肪總量在40-60g為宜,或者是在總能量的25%左右。乙肝患者必須要戒酒,避免肝髒遭到無可挽回的損害,導致肝病病情的加重。
由於疾病的困擾,乙肝患者遭受到身心上的巨大折磨和痛苦。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患者更應該重視飲食調理,重視餐桌上的學問,達到吃出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