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經常食用食物中的“清毒高手”,不僅能減輕肝髒的壓力,還能給予肝髒更多的修復機會,其中食物中的“清毒高手”有菌類食物(黑木耳、銀耳、蘑菇等)、海帶、新鮮果蔬汁、豬血等。
菌類食物
菌類食物包括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硒,經常食用可起到排毒、降血壓、降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加體內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興奮骨髓造血功能及滑腸、解毒等作用,是排在第一位的“清毒高手”。
海帶
海帶中含有的褐藻膠具有排毒作用,不僅能夠阻止人體吸收镉、鉛等重金屬物質,還可促使人體排出放射性元素,對治療動脈硬化也有好處。
除此之外,食用海帶還有助於防止便秘和腸癌的發生。這是由於海帶中褐藻膠含水量高,在患者腸道內能形成凝膠狀物質,將有毒物質吸附在其周圍,隨著糞便排出體外。
豬血
豬血的血漿蛋白經胃酸和消化液分解後,能產生一種有潤腸和解毒作用的物質。這種物質可與黏附於胃腸壁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等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這些有害物質被排出體外。
新鮮果蔬汁
自制的新鮮果蔬汁進入肝炎患者體內,可使血液呈鹼性,從而將積聚在血液細胞中的毒素溶解,然後通過體液排出體外。
肝炎可分為急性期及慢性期,這兩個時期的肝炎患者飲食原則各不相同,患者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進行合理的飲食調節,對病情的恢復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急性肝炎患者飲食原則
肝炎患者在急性發作並伴有膽絞痛時應暫時禁食水,發作緩解後,患者可食用清淡流質飲食,或者食用低脂、低膽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豐富的飲食。
膽固醇:急性肝炎患者每日的膽固醇攝入應限制在300毫克以下。
碳水化合物: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應保證300克。
蛋白質:由於過多攝入蛋白質可刺激患者膽汁分泌,從而引發膽絞痛,所以患者蛋白質攝入要適量。
脂肪:患者應限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禽蛋類及羊肉不可食用,每日脂肪攝不應超過45克,可補充適量食用植物性脂肪。
飲水:保證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可起到稀釋膽汁的作用。
慢性肝炎患者飲食原則
蔬菜、水果:慢性肝炎患者為了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應多食蔬菜、水果,也助於促進消化功能。
兩低一高:慢性肝炎患者飲食要低脂肪、低糖、高蛋白。
食量要適當:肝硬化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進食過飽常導致消化不良,加重肝髒負擔。飯吃八成飽最好,而暴飲暴食對肝髒、胃腸功能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