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沒有煮熟的蛋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細菌,能引起多種疾病,其實熟了煎雞蛋也要盡量少吃,尤其是單面煎蛋。不僅蛋黃一面容易殘留致病菌,變焦的雞蛋可能含有致癌物苯並比。而且,經常吃煎蛋容易使油脂攝入過量,誘發高血脂和脂肪肝。人體一天攝入兩枚雞蛋是最合適的。過多食入或者烹饪方法不對,都能嚴重加重肝髒負擔。這些說法決非危言聳聽。雞蛋應該怎樣吃?
首先,生雞蛋容易被致病菌污染。因為雞蛋是由雞的卵巢和洩殖腔產出的,而卵巢、洩殖腔的帶菌率很高,所以蛋殼表面,甚至蛋黃都可能被細菌污染。
其次,生雞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質,前者會阻礙人體腸胃道中的蛋白酶與蛋白質接觸,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物質,容易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病,從而產生一系列症狀,如:精神倦怠、肌肉酸痛、毛發脫落等。而雞蛋一經煮熟、煎熟,上述兩種有害物質就會被破壞,不再影響人體對營養素的吸收。
蛋白質不宜被烤焦,不僅是雞蛋,而且肉食也不宜被煎焦,變焦的蛋白質含有苯丙比,這是致癌物質。
綜上所述,雞蛋最好是帶殼煮,並且煮到蛋黃熟透。並且不宜多食。這樣既能滿足營養,又加重肝髒負擔,而造成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