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補肝必備3種美食2款茶:
吃菌類補肝:如黑木耳、銀耳、蘑菇等。這些菌類含有豐富的硒,硒不僅有抗衰老,增強免疫等功效,還對汞、镉等有解毒作用,可降血壓、降膽固醇,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
吃食醋補肝:醋性和平,散瘀解毒,下氣消食,入肝經。急性肝炎患者每次以15毫升醋,兌水服,每日3次。每次配合用維生素c200毫克、維生素b2片。連服2周即可。
吃海帶補肝:中醫認為海帶性寒、味鹹,具有軟堅散結,清熱利水,去脂降壓等功效。海帶中的褐藻酸能減慢放射性元素锶被腸道吸收的速度,並能排出體外,對進入人體內的镉也有排洩作用,防止便秘和腸癌的發生。
蔥白生姜茶:大蔥1根,拍扁切碎放鍋裡,加開水1碗,用大火燒沸,加紅茶適量,調入生姜汁1匙,沖濃茶趁熱飲用。喝完後就可以上床睡覺,能增熱御寒。
蜜糖紅茶:沖泡紅茶,再根據個人口味調適量蜂蜜、紅糖。每天飯前喝1次,能溫中養胃、護肝驅寒,適合肝火旺,脾胃功能不佳者。
多吃以上補肝食物及養肝茶,初夏吃什麼補肝就不會再成為你的困擾啦。食療養肝補肝固然效果好而簡易,然而,多數人對於補肝養肝都是一知半解,或者誤聽誤傳。春末時期,很多春季養肝方依舊盛行,但是對於網上流傳的一些補肝食療方也要慎用,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網上流傳的春季補肝誤區。
春日養肝需增甘減酸?
網上說法:中醫認為春天人體肝氣容易亢奮,所以春日應該省酸增甘。就是多吃甜食,少吃酸食。
中醫糾錯:現代人說的“酸”、“甜”和中醫講的酸味食物和甜味食物不是一個概念。中醫學理論:春天肝氣當令。肝氣偏旺可傷及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少酸多甜,既避免肝氣過旺,又有益於脾氣。所以春天人們應少吃(不是不吃)酸味的食品(比如檸檬、橘子偏酸的那種水果),適當多吃(不是過多)些甜味的飲食(比如蘋果、香蕉、荸荠、大棗、生梨、甘蔗等水果),這樣就能避免肝氣過旺,而有助於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需要
注意的是,甜味食物,不是指糖果、巧克力那種含糖量高的食品。這些食物可以導致胃腸道不適、胃口不好、脹氣、體重增加、血脂增高、血糖增高等等問題,所以一是要強調“適當”,再就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肥胖之人、痰濕之體即使在春天也不應隨便亂吃甜食。
還有一點,中醫說減酸了,有些人就連醋也不喝了。還有些每天早上有飲用蜂蜜檸檬茶的習慣,到了春天,由於說“減酸”,這個習慣就放棄了。其實,適量喝醋可以殺菌、助消化,早上喝檸檬蜂蜜茶可以滋補脾胃,減少肝髒上火,減少腸胃積食。諸如此類之習慣不能和季節問題一起討論。這是可以經常去做的,當然關鍵還是“適當”。
春日養肝需溫補?
網上說法:中醫主張“春氣溫,春發散,祛陰寒以助陽。”春季養肝宜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養陽食物中最宜肉類是牛肉、羊肉、雞肉,最宜調料是姜和蔥,最宜蔬菜是馬鈴薯,最宜飲料是紅茶。
中醫糾錯:這個說法其實只對了一半。“春夏養陽”,的確要順應春升之氣,尤其在早春,仍有冬日的余寒,在飲食上宜適當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助長、充實人體的陽氣,增強抵抗力,抗御外邪的侵襲。韭菜、大蒜、洋蔥、魔芋、大頭菜、芥菜、香菜、生姜、蔥,這類蔬菜均性溫味辛,既可疏散風寒,又能抑殺潮濕環境下孳生的病菌。但是值得注意:春季的溫熱食物是指韭菜、大蒜、洋蔥、魔芋、香菜、生姜、蔥這些性溫味辛的食品,且具有發散作用。不是指冬季吃的溫熱食品如羊肉、狗肉、雄雞、辣味等。
另外春季的食物也不能一味的溫熱,還是要適當配吃些清解裡熱、甘涼滋陰以養陽的食物。如荞麥、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莴筍、茄子、荸荠、黃瓜、蘑菇。這類食物均性涼味甘,可清解裡熱,潤肝明目,減輕飲食的熱性。
養肝應當吃肝補肝?
網上說法:多吃動物肝髒(比如:雞肝、豬肝)和動物血(雞鴨血)可以補血補肝。而只要坐在家中吃三五只西紅柿,人體內就能產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體,達到和注射疫苗一樣的效果。
中醫糾錯:這個說法很片面。首先中醫講的“春季養肝”的肝並非現代醫學的“肝”。其次,雖然動物肝髒和動物血也有營養,但是經常吃也是不合適的。另外,無論是西紅柿、馬鈴薯,還是綠豆、茄子等,都是有一定的營養的,但是每天吃,吃太多都是不科學的。因為中醫養生主張“四季養生”,要吃時令食物、葷素粗細搭配,食譜要廣,千萬不要盯著一樣兩樣東西吃。
此外,中醫“春季養肝”內容不光是從飲食上來養,還是要結合精神情志的調適、飲食起居的保養、運動健身等多方位的。尤其是精神情志的調適對於“春季養肝”也很重要的。春季陽氣升發,自然界呈現向上向外舒展的態勢。按“天人相應”的觀點,中醫認為春季人的精神情志應保持舒暢、條達,應做到心胸開朗,情緒樂觀。從而使肝氣調達,疏理人體的氣機,達到氣血調和,身心健康。
因此,補肝還應當慎重,不可亂補。其實只要順應時節選擇相應的應季食物,多食用新鮮食物,對於吃什麼補肝就不會再存疑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