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丙肝 >> 丙肝治療 >> 丙型病毒性肝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丙型病毒性肝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一)血常規急性肝炎初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過10×109/L,黃疸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可見異型淋巴細胞。重型肝炎時白細胞可升高,紅細胞下降,血紅蛋白下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進可有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減少的“三少”現象。

  (二)尿常規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肝炎的簡易有效方法,同時有助於黃疸的鑒別診斷。肝細胞性黃疸時兩者均陽性,溶血性黃疸時以原為主,梗阻性黃疸以尿膽紅素為主。深度黃疸或發熱患者,尿中除膽紅素陽性外,還可出現蛋白質、紅、白細胞或管型。

  (三)肝功能檢查

  1、血清酶測定(1)丙氨酸氨酶(ALT,曾稱為谷丙氨酶GpT):是目前林裝上反映肝細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標。ALT在肝細胞損傷時釋放入血流。血清ALT升高,對肝病診斷的特異性比天冬氨酸氨酶(AST)高,因為其他髒器中ALT含量比AST低地得多。急性肝炎時ALT明顯升高,AST/ALT常小於1,黃疸出現後ALT開始下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LT輕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復異常,AST/ALT常大於1。比值越高,則預後愈差,病程中AST/ALT比值降低,提示未損及肝細胞線粒體,預後較佳。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現ALT快速下降,膽紅素不斷酶升高、膽分離現象,提示肝細胞大量壞死。(2)天冬氨酸轉氨酶(AST,曾稱為谷草轉氨酶GOT):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依次為肝、骨骼肌、腎、胰。在肝髒,AST80%存在於肝細細胞線粒體中,僅20%在胞漿。在肝病時血清AST升高,與肝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當病變持久且較嚴重時,線粒體中AST釋放入血流,其值可明顯升高。急性肝炎時如果AST持續在高水平,有轉為慢性肝炎的可能。心肌其其他髒器細胞受損時,AST亦升高。(3)乳酸脫氫酶(LDH):肝病時可顯著升高,但肌病時亦可升高,須配合臨床加以鑒別。(4)Y谷氨酰胎酶(Y—GT):肝炎和肝癌患者可顯著升高,在膽管阻塞的情況下更明顯,YGT活性變化與肝病病理改變有良好的一致性。(5)膽鹼酯酶:由肝細胞合成,其活性降低提示肝細胞已有較明顯損傷,其值愈低,提示病情愈重。(6)鹼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人血清中ALT主要來源於肝和骨組織,ALp測定主要用於肝病和骨病的臨床診斷。當肝內或肝外膽汁排洩受阻時,組織表達的ALp不能排出體而回流入血,導致血清ALp活性升高。

  2、血清蛋白主要由比蛋白(A),α1、α2、β及Y球蛋白組成。前4種主要由肝細胞合成,Y球蛋白主要由漿細胞合成。在急性肝炎時,由於白蛋白半衰期較長,約21天,以及肝髒的代償功能,血清蛋白質和量可在正常范圍內。慢性肝炎中度以上、肝硬化、重型肝炎時出現白蛋白下降,Y球蛋白升高,白/球(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血清蛋白電泳分析則從另一角度來檢測白、球蛋白各成份的相對比值,起到相同的診斷作用。

  3、膽紅素急性或慢性黃疸型肝炎時血清膽紅素升高,活動性肝硬化亦可升高且消退緩慢,重型肝炎常超過171vmol/L。一般情況下,肝損程度與膽紅素含量呈正相關。直接膽紅素在總膽紅素中的比例尚可反映淤膽程度。

  4、凝血酶原活動度(pTA)pTA高低與肝損程度成反比。<40%是診斷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據,亦是判斷重型肝炎預後的敏感指標。

  5、血氨肝衰竭時氨的能力減退或喪失導致血氨升高,常見於重型肝炎。肝性腦病患者。

  二、抗HCV、HCV-RNA檢測臨床意義

  1.抗-HCV

  抗-HCV陽性是HCV感染的標志。檢測抗-HCV對丙型肝炎診斷很有價值,一般HCV感染者,體內均出現抗HCV。但目前檢測結果不能充分反映急性、慢性抑或恢復期感染。抗體效價也不能反映HCV感染的強度,至少在動物試驗中未能證實。抗-HCV陽性可能表示近期感染後的免疫狀態,但大多數表示現症HCV感染,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個體的傳染性。人感染HCV後勤工作至抗-HCV陽轉,這段時間個體長短差異很大,目前所用方法,測出抗體較晚,在該期唯一感染的標志患者始終不出現抗-RNA,也有 20%丙型肝炎患者始終不出現抗-HCV,所以實際感染率比檢出率高,抗-HCV陰性不能除外HCV感染。

  輸血後丙型肝炎較明確,人感染HCV後反應可有4種表現:①遲發性抗-HCV反應並持續陽性,一般於輸血後20~22周或病後14~16周抗-HCV陽轉,迅速達高峰,持續陽性10年以上;②遲發性短期抗-HCV反應,於輸血後19~21周或病後9~11周抗-HCV陽轉,1年後轉陰;③無反應,多見一過性HCV感染,抗-HCV始終陰性;④被動輸入高滴度抗-HCV陽性血,於輸血後抗-HCV即陽性,5周後轉陰。 以後又出現抗-HCV自動抗體,可持續陽性。

  目前檢測的抗-HCV IgM,與其他病毒的IgM反應規律不同:①IgM比IgG出現的晚;②IgM存在時間長,至少3~8年或更長;③IgM與IgG滴度呈正相關;④存在繼發性IgM抗體應答。說明抗-HCV IgM不能做為HCV感染的早期診斷指標,不能區分近期與既往感染,但可能反映慢性化或帶病毒,可做為判斷預後和療效的指標。

  2.HCV-RNA

  因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HCV含量很低,直接做核酸雜交,很難查到HCV-RNA,須先經核酸擴增後測定。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鏈反應(HCVcDNA/PCR,簡稱cPCR)測定肝和血清中HCV草藥RNA,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快速的優點。HCV RNA陽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證據、是HCV復制指標、有傳染性。因HCV RNA較抗-HCV出現早,故可用於早期診斷及獻血員的篩查。HCV RNA陰性,說明HCV被清除,因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