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
至於其發生的機理,目前尚不明確。但實驗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的肝髒病變部位有多數單核細胞浸潤,發生炎症和壞死,這和HBV引起的肝髒病變相似。丙型肝炎臨床表現與乙型肝炎相似,但它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不亞於乙型肝炎。丙肝分布較廣,更容易演變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據國外報道,90%以上輸血後肝炎和25%以上急性散發性肝炎為丙型肝炎。
本病的主要傳染源丙型肝炎病人和丙肝病毒攜帶者。人群對丙肝病毒普遍易感,以成人感染為主。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有:
(1)經血傳播:是目前所知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輸血、 血制品(如血液成分、凝血因子、白蛋白、丙種球蛋白等可能感染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是輸血後肝炎的主要原體,最近通過應用比較特異的方法及試劑篩選獻血員,使輸血後丙型肝炎的發生率開始下降。透析、采血漿還輸血細胞、靜脈內藥瘾均可感染丙肝病毒。晚近亦有紋及紋眉、穿耳眼等美容過程感染丙肝病毒的報告。
(2)母嬰傳播:有報告在妊娠期存在丙肝病毒經胎盤的垂直傳播及產時,產後感染的母親對嬰兒的密切接觸傳播。與乙肝病毒相比,丙肝病毒感染率較低;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時機主要在出生或哺乳期。
(3)性接觸傳播:性接觸也是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丙肝病毒存在男性同性戀、靜脈內藥瘾間的性傳播,夫妻間的性傳播的發生率不高。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傳播:家庭內接觸可能是丙肝毒傳播途徑之一。接觸的內容有共用梳子,共用指甲剪, 共用剃須刀,共用牙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