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是肝髒本身的惡性腫瘤,後者為轉移性腫瘤。近年來,隨著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綜合治療、生物治療、肝移植等治療方法的改進,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的治療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國肝癌篩查發現的肝癌患者,其癌腫直徑小於5厘米者近50%,切除後病人的5年存活率為50%;肝癌直徑大於5厘米者,其5年存活率接近0。但總的來說,肝癌的預後仍相對較差。因此,加強肝癌的預防和高危人群的定期監測,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改善肝癌預後的關鍵。
一級預防:即病因預防
國內外的流行病學研究已經證明,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黃曲霉毒素污染糧食及藍綠藻污染飲水是原發性肝癌的最重要病因。因此,我國學者早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改水、防霉、防肝炎”仍然是指導肝癌一級預防的方針。防止糧食如稻米、玉米及花生、豆類等食物的霉變,飲用衛生、安全的深井水、自來水對於降低肝癌的發病率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給新生兒及其他高危人群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減少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預防肝硬化、肝癌的關鍵。目前尚無有效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但在獻血員中嚴格篩查、應用一次性、干淨安全的注射器和手術器具,有助於減少其發病率,從而減少肝癌的發生。在肝癌領域中最重要的是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黃曲霉素等與肝癌發生有關的因素預防。
1.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最實際和最有經濟效益的方法,主要是乙肝疫苗接種。有研究顯示,全民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可在10年後有效地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由10%降低至1.3%。並在16年後使肝癌發病率明顯降低。
2.治療慢性肝炎:對於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且有抗病毒治療適應症者,應進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干擾素治療可以減少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癌發生率。中西醫結合抗纖維化治療能夠延緩、阻斷甚至部分逆轉肝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因而也有可能減少肝癌的發生。
3.防霉改水:產生黃曲霉素的真菌主要生長在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能使玉米、花生和其他糧食霉變,因此要避免食用這些發霉的食物。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