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公布了歷時3年的肝炎調查結果。該院副院長崔書中表示,廣東地區社區人群肝癌發病率可能高達35/10萬,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乙型肝炎病毒、黃曲霉毒素、嗜酒和飲用水污染是破壞廣東人肝髒健康的主要原因,而現在一些市民長年喜歡吃魚生、魚露、酸菜、腌菜和鹹魚的飲食習慣也容易誘發肝病甚至肝癌。
肝炎高發於中青年人群
該項目是在廣州醫藥重大科技項目的資助下,由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與廣州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廣州市荔灣區第二人民醫院共同合作進行的,歷經3年的努力,對西村街、南源街、站前街和金花街四個街道健康人群進行了普查,對其患肝炎人群進行免費檢測確診,並進行了3年的免費網絡咨詢服務,共獲得健康人群調查問卷10000余份,抽取血樣7531人。調查結果表明:這7531健康人群(原來已經確診患肝炎、肝癌者除外)中,20歲以下健康人群hbsag陽性率為10.4%,20—40歲之間的健康人群hbsag陽性率為14.48%,而40歲以上健康人群hbsag陽性率僅為3.86%,表明廣州肝炎高發於中青年人群。隨著乙肝疫苗接種的普及,廣州肝炎發病率呈明顯下降的趨勢。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廣東地區男性肝癌死亡率由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22/10萬,上升到2000年的45/10萬;女性肝癌死亡率相應由70年代初期的7/10萬,上升到1996年11/10萬和2000年14/10萬。
此外,廣東是乙肝流行區,乙肝表面抗原(hbsag)攜帶率高達17.85%,遠遠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10%攜帶率),居全國之首。
白酒紅酒啤酒混飲加重肝髒傷害
調查還發現,黃曲霉毒素具有肯定的強烈致肝癌作用,能誘發所有實驗動物發生肝癌。我國肝癌高發區普遍具有溫暖潮濕的特點,特別適宜黃曲霉菌的生長。廣東地區氣候濕熱,為黃曲霉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環境,食物霉變及衣物受黃曲霉毒素的污染相當普遍。
此外,許多嗜酒與肝癌的地區性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與肝癌的死亡率呈正相關,而且酒的種類也是肝癌的危險因素之一。廣東地區經濟發達,居民社會活動較多,酒類飲料消耗較多,白酒、紅酒、啤酒混合飲用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一些機關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更是如此,少飲酒、適量飲酒是保護肝髒健康、減少肝癌發生率的重要環節,應引起社會的重視。
廣東地區地處珠江口岸,市民飲水以淨化的河水及水庫水為主,飲用深井水的市民甚少,這也是肝癌發病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防治水源污染,改善飲水質量仍然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環節。
崔書中還提醒,廣東部分市民還有食魚生食物的習慣,生魚片中的華枝睾吸蟲進入膽管後,可致肝髒損傷並引起癌變。經常食用魚露、酸菜、腌菜、鹹魚或霉變食物,都會引發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