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切除被認為是治療肝細胞癌(以下簡稱肝癌)的理想手段,其適應證已拓展到高齡、糖尿病、門靜脈或肝靜脈受侵及巨大肝癌病例。肝切除的圍手術期死亡率也已由上世紀80年代的15%~30%下降到近年來的3%以下,甚至為零,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術前肝儲備功能評估的不斷發展和成熟。
肝切除患者的肝功能儲備
肝儲備功能系指肝髒耐受手術、創傷以及打擊的額外潛能,即除了機體所需的代謝、蛋白質合成或降解、解毒功能以外的創傷修復能力和肝髒再生能力。判斷肝儲備功能的主要目的是在術前能夠了解患者是否可耐受肝切除以及可耐受切除的范圍(腫瘤局部切除或解剖性肝切除),進而降低術後肝功能衰竭的幾率,保障手術的安全性。
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肝癌治療指南與決策法則如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日本東京大學幕內(Makuuchi)法則、蘇黎世大學肝切除法則、巴塞羅那臨床肝癌(BCLC)分期等,均提及了肝切除病例的肝功能選擇標准,這些標准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但是部分指標仍不盡完美。
NCCN主要采取Child-Pugh評分系統(肝功能綜合評分系統),但在肝硬化病例中部分Child-
Pugh A級患者術後仍會出現肝功能衰竭,因此須進行進一步的風險分層。Makuuchi將Child-
Pugh A級患者按照膽紅素水平分為4個等級,再按照ICG(吲哚菁綠)15’滯留率將膽紅素<17 μmol/L者分為5層,不同的分層標准建議切除肝段的數目不同。但在解剖學上,肝段體積並非恆定不變,肝髒局部也存在因占位性病變導致的增生和萎縮,且該標准也不適合於肝癌合並膽管癌栓的病例。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