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仍應重視該疾病,定期上醫院檢查,以防止病變。”昨天在滬閉幕的“全國肝髒外科學術會議”上,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發出了如此呼吁。
昨天公布的一項最新實驗證實,乙肝病毒與肝癌發生密切相關,乙肝病毒攜帶者患肝癌的幾率比普通人群高出8-10倍。
與會專家一致指出,乙肝病毒攜帶者應每年上醫院做一次體檢,在體檢中得到篩查、發現、診斷,早期就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乙肝病毒致癌機制是什麼呢?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腫瘤研究室張曉東教授的課題組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組中的X基因表達的 X蛋白(HBx)的自然突變與HBV的致癌作用有密切的關系,並初步揭示了其致癌的分子機制。
HBV感染與肝細胞癌(HCC)的發生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我國每年死於肝癌的患者約15萬人。研究表明,HBV的X基因及其表達的HBx蛋白在HCC的發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HBx是一種多功能的病毒調節因子,通過調節細胞和病毒的轉錄活性、信號轉導途徑、基因毒性應激反應、蛋白質降解等多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HBV的復制和肝細胞的增殖與凋亡,並具有促肝細胞轉化的作用。因此,揭示X基因和HBx蛋白致癌的分子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在此項研究中,南開大學的研究人員從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和組織中分離得到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突變株,發現HBx蛋白羧基端27個氨基酸缺失對人正常肝細胞L-O2的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並進一步證明該HBx蛋白突變體通過激活NF-κB、Survivin和人端粒酶逆轉錄酶(hTERT)啟動子的轉錄活性,上調c-Myc蛋白和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的表達促進肝細胞的增殖。
張曉東教授表示,從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突變體的角度研究乙肝病毒感染與原發性肝癌發病機制的關系,是對此研究領域的一個導向和推動,可能成為一種突破性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