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腫並非肝髒的惡性腫瘤,大多數肝囊腫“不長大”,是最常見的肝髒良性疾病之一,常在體檢時發現。大部分肝囊腫處於靜止及小囊腫狀態,不長大、不破裂、不癌變的狀態。一般情況下無需進行特殊處理,但對少數巨大肝囊腫或肝囊腫伴出血或感染者,應予以重視並進行治療。
B超是肝囊腫最重要的確診手段
肝囊腫主要依賴影像檢查進行診斷。在影像診斷中,超聲坡檢查最為重要。在肝囊腫的定性方面(鑒別是肝囊腫還是其他疾病),一般認為超聲波檢查比cT更准確。但在全面了解囊腫的大小、數目、位置,以及肝髒和肝髒周圍的有關髒器時,特別是對於需行手術治療的巨大肝囊腫患者,cT檢查對手術的指導作用顯然優於B超。
一般情況下,肝囊腫患者並不需要做彩色超聲及磁共振(MRI)檢查。化驗檢查對肝囊腫的診斷價值不大。通常,肝囊腫並不導致肝功能的異常。但有時為了鑒別診斷,做某些血液檢查仍然是必要的。特別是血液甲胎蛋白(AFP)檢查,以排除原發性肝癌。所謂“不要緊?是意味著“不急”和不需要處理。首先,肝囊腫不是腫瘤,更談不上惡性腫溜。其次,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其所患肝囊腫均為小的肝囊腫,最大直徑均不超過3厘米。對這些體積小的肝囊腫,無淪表淺或探在,無論有無症狀,無淪數目多少,均不要緊,不需要處理。肝囊腫與肝血管瘤—樣,不長大、不惡變。肝囊腫與肝血管瘤相比,更無破裂之憂。這是因為即使囊腫破裂,流出的液體對人體電無害。
但肝囊腫患者仍需定期隨訪。每年做1-2次B超是必需的。至今,尚未發現肝囊腫的形成與某些食物有關。因此肝囊腫患者不需要忌口。至今電尚未發現家務、運動。工作,對肝囊腫生長有促進作用,因此,肝囊腫患者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及工作環境。
如何判斷肝囊腫是否需要治療?
並非所有肝囊腫都無需治療,部分肝囊腫病情仍需得到重視並及時診治,否則後果嚴重。一般說來,下列幾種肝囊腫應考慮進行治療。巨大肝看腫當直徑超過10厘米時,可稱之為巨大肝囊腫。巨大肝囊腫容易引起壓迫症狀,影響生活和工作,可考慮進行治療。
肝囊腫—般呈球形,外殼是纖維性囊壁,其內充滿清亮、無色或蛋黃色,無細胞成分的囊液。大多數肝囊腫體積很小,直徑僅I-2厘米,似葡萄大小。但也有的肝囊腫可長得很大,直徑可達10-20厘米以上,酷似盛滿水的氣球。這種巨大的肝囊腫可以單個發生,也可伴發數個小囊腫。一般情況下,肝囊腫不會破裂。出血。感染。惡變。但也有少數患者可發生囊內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塊。有時可繼發感染。大多數肝囊腫並不生長。或長期處於“靜止”或“小囊腫”狀態。上述“巨大”成“特大”肝難囊腫是相對少見的。大多數肝囊腫患者是在體檢時才發現的,有些患者感到腹部不適或疼痛。這可能是由於囊腫位置表淺,易與膈肌或腹膜摩擦所致。一般來講。這種疼痛並不嚴重。巨大肝囊腫可擠壓周圍髒器,使患者感到腹部脹滿。消化不良,甚至呼吸不暢。
肝髒囊腫大體上分為寄生蟲性和非寄生蟲性兩大類。臨床上常見到的大多是非寄生蟲性肝囊腫,王先生的右肝上的小囊腫,應當屬於這一類型。寄生蟲性囊腫常發生在西北牧區,病人往往有與牛、羊、狗等牲畜密切接觸的歷史,內地甚為少見。
非寄生蟲性肝囊腫(簡稱肝囊腫)分類方法很多,但有一共同點,就是先將囊腫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然後根據病因再進一步分類。我們在醫院發現的肝囊腫大多數為先天性,系肝內小膽管發育障礙所引起。孤立性(單發性)肝囊腫的發生被歸因於異位膽管。後天性的分類和病因關聯,有創傷性、炎症性、腫瘤性等,不在此贅述。
先天性孤立性肝囊腫發生在右葉者較左葉多1倍,又多見於女性。因生長緩慢可長期或終生無症狀。不少肝囊腫患者只是在手術、體檢時偶然發現。有症狀的患者其初發症狀可始於任何年齡,一般在20~50歲間發生。其主要臨床表現隨囊腫位置、大小、數目,以及有無壓迫鄰近器官和有無並發症而異。常見的症狀有胃腸道不適、餐後飽脹、惡心、嘔吐、腹痛、黃疸等。如囊腫體積小,位置深在肝內,單發,則不會有任何表現。
3種情況下肝囊腫需緊急治療
1、囊腫繼發感染在某些情況下,少數肝囊腫:可繼發感染,患者可有肝區疼痛、發燒、血白細胞升高等,B超檢查可顯示囊腫壁變厚等,這時應考慮囊腫繼發感染,需進行治療。
2、囊腫繼發出血少數肝囊腫的囊壁血管可自發破裂導致囊內小血有的患並無明顯症狀,但也有的患者感到肝區劇烈疼痛對這些患者應進行手術治療。
3、囊腫扭轉者囊腫扭轉會產生劇烈疼痛,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法。
肝囊腫治療視其大小、性質及有無並發症而定。直徑小於5厘米而無症狀的肝囊腫不需特殊治療。直徑大於5厘米並出現壓迫症狀者,可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抽液,無水酒精囊內注射,療效很好;如囊腫破裂、囊蒂扭轉、囊內出血或囊腫巨大壓迫鄰近器官影響進食者需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