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多因情志郁結、酒食不節,勞欲過度,感染蟲毒或病後體虛等,使髒腑功能失常,導致氣滯、血瘀、水濕停積於腹內而成。
(1)情志所傷。情志不暢,惱怒傷肝,肝失疏洩.氣失條達,氣血郁滯;肝氣郁結,橫逆乘脾,脾失健運,水濕停留,與瘀血蘊結日久不化,痞塞中焦而成本病。
(2)酒食不節。嗜酒過度,飲食不節,滋生濕熱,損傷脾胃,脾失健運,聚濕生痰;肝失疏洩,氣血郁滯,瘀血內結,痰濕瘀血交阻而成本病。
(3)勞欲過度。勞欲過度,傷脾及腎,脾虛則運化無力,氣血乏源,水濕內生;腎虛則氣化不行,水濕停聚,逐漸形成鼓脹。
(4)感染蟲毒。感染血吸蟲,未能及時治療,內傷肝脾,脈絡瘀阻,結於脅下,積漸而成鼓脹。
(5)病後體虛。黃疸、積聚日久,傷及肝脾,水濕不化,氣血凝滯,氣滯、血瘀、水濕三者互結腹中,遂成本病。
近年來,中醫治療肝硬化臨床多以健脾益氣利濕、活血化瘀利水為主要治法,配合西藥利尿劑等治療肝硬化腹水,可取得顯著療效。
(1)氣滯濕阻型。
[臨床表現]腹脹按之不堅,脅下脹痛,脘悶納呆,食後脹甚,嗳氣不適,小便短少,苔白膩,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行濕散滿。
(2)寒濕困脾型。
[臨床表現]腹大脹滿,按之如囊裹水,脘腹痞脹,得熱稍舒,肢體困乏,祛寒懶動,尿少便溏,苔白膩而滑,脈濡緩。
[治法]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3)濕熱蘊結型。
[臨床表現]腹大堅滿,腹痛拒按,煩熱口苦,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或身目發黃。舌邊尖紅,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化濕,利水消脹。
(4)肝脾血瘀型
[臨床表現]腹大堅滿,腹壁脈絡怒張,脅下症塊,痛如針刺,面色晦暗,頸項可見血痣,肝掌,大便色黑,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或弦細。
[治法]祛瘀軟堅,行氣利水。
(5)睥腎陽虛型。
[臨床表現]腹大脹滿,入暮尤甚,面色黑黃,脘悶納呆,神疲祛寒,肢冷便溏,小便短少,下肢水腫,舌淡胖嫩,脈沉細無力。
[治法]健脾補腎,溫陽利水。
(6)肝腎陰虛型。
[臨床表現]腹大脹滿,青筋暴露,形體消瘦,面色晦暗,唇紫口干,五心煩熱,或鼻衄、齒衄,小便短赤,舌質紅绛少津,脈弦細數。
[治法]柔肝滋腎,佐以涼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