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肝硬化門脈高壓
肝硬化最常見最直接的死因是門靜脈高壓並發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首次出血死亡率高達50%以上。據悉,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門脈高壓造成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本報已在4月19日第一期報道中詳細介紹),因此降低門脈壓力,防止消化道大出血是延長肝硬化患者壽命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使用的主要方法有內科藥物治療、內鏡套扎、硬化劑/組織膠注射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包括肝移植)、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簡稱TIPS)。以上的幾種治療方法有著怎樣的適應征,各自有哪些優勢?本期報道中,成都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從事肝病、膽管及胰腺疾病臨床和介入診治研究的專家秦建平以及該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徐輝兩位專家將就此進行詳細介紹。
“解壓”首選
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組織膠注射術
據秦建平介紹,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但很多患者因為相關醫學知識的缺乏,未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根本不知自己是否存在食管靜脈曲張,也不了解曲張靜脈破裂帶來的嚴重後果。據悉,門脈高壓造成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來勢洶洶,有時病人在家中、步行、旅游、談話等場合發病,沒來得及去醫院就發生了悲劇。所以,肝硬化合並門靜脈高壓的病人,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內鏡檢查,以確定食管胃底是否有靜脈曲張以及曲張的程度,以據此采用相應的治療。
鑒於門靜脈高壓並發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最直接的死因,所以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對於控制肝硬化患者死亡率至關重要。人們曾試圖用藥物來降低門脈壓力,防治出血,但收效甚微;通過手術來分流曲張靜脈血流雖然能達到防治出血的目的,但手術創傷大,並發症多,死亡率高。上世紀90年代,美國一家公司發明了五環套扎器,用無創傷方法對曲張靜脈進行結扎、斷流,達到防治出血的目的。目前醫學界將這項技術稱作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成都軍區總醫院於上世紀90年代初開展此技術,目前已成功對肝硬化門脈高壓並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3600余例患者做了套扎、組織膠注射治療。據成都軍區總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徐輝介紹,這種方法的大致過程是:先對患者做常規內鏡檢查,以確認所需結扎的曲張靜脈;將套扎器(一種特制皮筋)安裝於內鏡前端,將原先確認的曲張靜脈吸成泡狀,再用皮筋進行套扎,使易破的局部血管壁自然脫落,避免消化道出血;對患者實施硬化劑和組織膠注射,對已出血的靜脈進行有效封閉。據悉,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組織膠注射術對預防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操作簡便,療效確切,痛苦少,時間短,不但可達到預防和治療大出血的目的,還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國內外醫療機構已將這種方法列為首選。
堅強後盾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
當肝硬化引發門脈高壓並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時,國內外首選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術,但專家同時表示,是否選擇這種方法必須視患者的病情來定。據悉,內鏡套扎和組織膠注射適用於單純的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而另一種功能更全面的技術: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簡稱TIPS)的可用范圍則很廣。如食管和胃底兩處曲張同時存在;再次出血的患者且肝功能不好時;肝髒儲備功能差、年齡較大的急診出血患者;對於手術耐受性差手術風險大的患者;外科手術後再出血且有門脈血栓的患者,都應選擇TIPS進行治療。據秦建平介紹,這種治療方法首先對患者進行局麻,利用微創性的導絲、導管技術,在門靜脈和肝靜脈之間的肝實質內置入金屬支架,建立門靜脈向肝靜脈的部分性分流道,即“掘堤瀉洪”,以此降低門靜脈壓力;同時栓塞曲張的胃冠狀靜脈達到止血效果。據了解,TIPS是一種微創手術,安全有效而且可重復操作,立刻止血率達到100%。
當肝硬化引發門脈高壓時,血管內、組織間滲透壓失衡,使血管裡的液體滲透到組織間隙,形成胸腹水。TIPS對於門脈高壓引起的頑固胸腹水有理想療效。門脈高壓使有效血液循環不足,導致腎髒灌流不足引起功能性腎功能損壞。TIPS分流後,有部分血液到體循環,增加了循環血量,增加了腎髒的供血,所以對該病也有療效。對於因肝硬化引發的脾功能亢進,過去用外科脾切除,這種方法創傷大、副作用大,通過TIPS實施脾栓塞術可有效緩解脾功能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