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硬化 >> 肝硬化常識 >> 分析引起肝硬化的原因與病理

分析引起肝硬化的原因與病理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不同地區主因不同,在我國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為主,西方國家則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見,因此診斷肝硬化時也需將其相關病因考慮在內,具體病因診斷依據包括如下:

    1、血吸蟲性肝纖維化

    血吸蟲的蟲卵及其毒性產物可引起大量結締組織增生,導致肝纖維化,形成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診斷時需明確患者有無慢性血吸蟲病史。

    2、肝炎後肝硬化

    患者需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任何一項)或丙型肝炎病毒(HCV)(任何一項)陽性,或有明確重症肝炎史。

    3、酒精性肝硬化

    患者需有長期大量嗜酒史,一般為每天飲酒80g,時間達10年以上。

    除以上情況外,其他肝病引起的肝硬化需有相應的病史和診斷,如長期右心衰或下腔靜脈阻塞、長期使用損肝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障礙性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因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症狀多不明顯,故診斷常不容易,對懷疑者應定期追蹤觀察,必要時進行肝穿刺組織病理檢測才能確診。

    肝硬化的病理分析

    肝硬化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以肝細胞廣泛變性壞死,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再生結節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使肝髒逐漸變形、變硬為特征的疾病。

    早期肝髒體積正常或稍大,晚期縮小,重量減輕,質地變硬,包膜增厚,整個肝表面呈顆粒狀或小結節突起,直徑多在1.0~1.5cm之間。肝髒切面滿布與表面相同的圓形或橢圓形的結節,結節周圍被增生的灰白色纖維組織包繞。根據結節的狀態可將其分為4種病理類型:

    1、大小結節混合性肝硬化

    為小結節性肝硬化和大結節性肝硬化的混合型,即肝內同時存在大、小結節兩種病理形態。

    2、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

    多數小葉被纖維隔包圍形成結節,纖維隔可向肝小葉內延伸,但不完全分隔肝小葉,結節再生不顯著。

    3、小結節性肝硬化

    結節大小比較均勻,直徑較小,一般為3~5mm,最大不超過1cm,假小葉大小也一致,纖維間隔較細。

    4、大結節性肝硬化

    結節粗大,大小不均,直徑為1~3cm,最大可達5cm,結節由多個小葉構成,纖維間隔寬窄不一,一般較寬,假小葉大小不等。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