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甲肝 >> 甲肝常識 >> 甲型肝炎的病因

甲型肝炎的病因

  傳染源

  甲型肝炎傳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亞臨床感染者,病人自潛伏末期至發病後10天傳染性最大,糞-口途徑是其主要傳播途徑,水、食物是爆發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觸是散發病例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報道甲型肝炎亦可通過血液傳播和垂直傳播(國外醫學流傳分冊1994),尚待進一步研究。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區多見於6個月齡後幼兒,隨著年齡增長,易感性逐漸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較少見。本病在臨床上分為急性黃疸型、急性無黃疸型、淤膽型與重症型四個類型,病程為2-4個月。

  感染方式

  甲肝主要是經由不潔飲食以及喝生水等途徑而感染的,甲肝病毒主要以人體、猕猴、人猿等靈長類動物為宿主,潛伏期大約為2-6星期:在感染一個星期內,還可以在糞便中找到病毒的顆粒;而受感染個體就好像得了一場感冒似的,某些個體可能出現高燒,或者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等非特異性的症狀;少數可能出現茶色尿或被告知有黃疸的現象。

  發病機理

  關於甲型肝炎的發病機制研究較少,尚未完全闡明。經口感染HAV後,發病前有短暫病毒血症階段,然後再定位於肝髒。既往認為HAV對肝細胞有直接損害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實驗感染HAV的動物肝細胞及HAV體外細胞培養時均不發生細胞病變;患者血清CD+8細胞亞群增高,致敏淋巴細胞對HAV感染的肝細胞顯示細胞中毒性;肝內炎症反應明顯等。根據研究結果,目前認為,其發病機制傾向於以宿主免疫反應為主。發病早期,可能由於HAV在肝細胞中大量增殖及CD+8細胞毒性T細胞殺傷作用共同造成肝細胞損害,病後期可能以免疫病理損害為主。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