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其他肝病 >> 慢加急性肝衰綜合治療

慢加急性肝衰綜合治療

  病史及入院情況

  患者男性,60歲,主因發現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25年,乏力、尿黃2周,加重3天入院。

  病史

  患者25年前因乏力檢查發現HBsAg、HBeAg及HBcAb陽性,肝功能異常,被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CHB)”,口服中藥保肝治療,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此後間斷體檢,肝功能維持正常,未系統接受治療。3年前再次體檢時,甲胎蛋白(AFP)為280 ng/ml,肝功能正常,在“北京協和醫院”接受影像學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口服多烯磷脂酰膽鹼膠囊(易善復)後,AFP逐漸下降並恢復正常,遂未再診治。

  2個月前在我院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為73 U/L,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為48 U/L,鹼性磷酸酶(ALP)為89 U/L,γ谷氨酰轉移酶(γ-GT)為78 U/L,白蛋白(ALB)為40.4 g/L,總膽紅素(TBil)為32.4 μmol/L,直接膽紅素(DBil)為8.0 μmol/L。 HBsAg、HBeAb及HBcAb均陽性。乙肝病毒(HBV)DNA<500 copies/ml。B超顯示肝髒彌漫病變。

  患者2周前無誘因出現乏力,尿色加深如濃茶色,大便顏色變淺。3天前,上述症狀加重伴明顯食欲下降,厭油食,曾出現惡心、嘔吐少量胃內容物1次。在“武警總醫院”檢查的ALT為889 U/L,尿膽紅素(+),尿膽原(+++)。血常規中的白細胞總數為6.89×109/L,中性粒細胞為63.7%,紅細胞為4.44×109/L,血紅蛋白為149 g/L,血小板(PLT)為99×109/L。

  患者來我院門診就診,以“CHB,ALT升高原因待查”被收入院。

  患者患病以來無發熱,無明顯皮膚瘙癢,無齒龈出血及鼻衄。近1個月體重下降約7.5 kg。近1年體檢發現血糖升高,2個月前在我院住院診斷為“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周圍動脈硬化症”,並口服二甲雙胍、阿司匹林。

  患者飲酒30年,每日飲100 g白酒(56度),折合酒精約45 g/d。已戒酒3年,現偶爾飲啤酒少量。吸煙30年,10~20支/日。經常在外就餐。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無輸血、手術史。其兄弟4人均為CHB患者。

  入院體檢

  入院體檢顯示,體溫為36.2℃,血壓為120/80 mmHg,發育正常,神志清楚,對答切題。全身皮膚、黏膜輕度黃染,未見出血點及皮疹,蜘蛛痣及肝掌(+)。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鞏膜輕度黃染。

  雙肺呼吸音清晰,心率為66次/分,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周圍血管征陰性。腹部平坦,無腹壁靜脈曲張,全腹軟,劍突下偏右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莫非征陰性,麥氏點壓痛陰性。肝肋下2 cm,劍突下4 cm,質Ⅱ度,表面光滑,輕觸痛。脾肋下未及。肝上界位於右鎖骨中線第Ⅴ肋間,肝區輕度叩擊痛。腹部移動性濁音陰性。雙腎區無叩痛。腸鳴音4次/分,腹部無血管雜音。脊柱無畸形,雙下肢無水腫,撲翼樣震顫陰性。

  入院診斷: ① CHB;②藥物性肝損傷?③酒精性肝病;④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⑤ 周圍動脈硬化症。

  入院後病情進展、診治經過及隨訪結果

  入院後,患者乏力、尿黃、食欲減退持續,並出現腹脹、雙下肢水腫。積極全面檢查後發現膽紅素水平進行性升高,凝血酶原活動度(PTA)降低, 膽固醇和ALB降低,PLT逐漸減少(圖1)。影像學檢查提示,肝硬化,肝內多發肝硬化結節,脾大,腹水,S4、S8段被膜下小的早期強化病灶。

  HBsAg、HBeAb及HBcAb均陽性,HBV DNA為9.07×105 copies/ml, AFP為246 ng/ml,癌抗原199為978.2 KU/L, 癌胚抗原正常。 其他病毒感染檢查指標均陰性。甲狀腺功能、自身抗體、電解質未見異常,便潛血(-)。

  治療措施包括: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4周後 ,HBV DNA<500 copies/ml);保肝,利膽,促進肝細胞再生,改善肝髒微循環;加強支持治療,補充新鮮血漿、白蛋白;調整胰島素劑量,控制高血糖,利尿,預防感染,抑酸,保護胃黏膜,促進胃動力等對症治療。

  患者症狀及輔助檢查結果無明顯改善,PTA為36.5%,ALT為61 U/L,AST為68 U/L,ALB為40.4 g/L,TBil為310.4 μmol/L, DBil為188.0 μmol/L,AFP為246 ng/ml,PLT為60×109/L(圖1)。

  患者多次接受血漿置換治療,各項指標仍無好轉,黃疸進行性加重,轉入外科治療,於發病後第43天接受全麻下原位肝移植術。術前診斷:① CHB,慢加急性肝衰竭(晚期);② 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期,腹水,低蛋白血症;③ 酒精性肝病;④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⑤ 周圍動脈硬化症。

  術中無肝期應用抗乙肝人免疫球蛋白(HBIG,4000 IU,靜注);術後為2000 IU,qd,肌注,10天;隨後改為800 IU,肌注,3次/周;再以後改為800 IU,肌注,1次/10日(根據HBsAb監測結果調整用法)。

慢加急性肝衰綜合治療

  肝移植後監測患者肝、腎功能及血脂、血糖、血常規、AFP、HBsAb滴度、HBV DNA及他克莫司血藥濃度變化。給予支持、保肝、抗病毒治療、抗排異反應及對症治療。

  患者肝功能迅速改善,術後1個月肝功能完全恢復正常,術後6個月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定期復查,HBV DNA<500 copies/ml,HBsAb>100 U/L,他克莫司血藥濃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內。

  入院後及術後隨訪輔助檢查結果

  腹部超聲 入院第2天檢查顯示肝硬化伴脂肪肝,門脈擴張。入院第14天檢查發現右肝肝包膜處可見2~3個中等偏強實性回聲,最大0.7 cm;脾髒為11.8 cm×3.2 cm;門靜脈主干內徑為1.5 cm;肝前可見直徑為1.7 cm無回聲區,腹腔內直徑為4.6 cm無回聲區。超聲診斷為肝硬化伴腹水,右肝內實性回聲待查[肝細胞癌(HCC)?]。入院第30天檢查顯示肝硬化,肝內回聲結節狀,膽囊增大,壁雙邊,脾不大,腹水,未及胸水。肝移植術後1年檢查顯示肝移植術後,肝內小鈣化灶,膽囊切除術後。

  腹部CT(入院第7日) 肝硬化改變。

  腹部核磁檢查(入院第20日) 肝硬化,肝內多發肝硬化結節,脾大,腹水,S4、S8段被膜下小的早期強化病灶,請嚴密隨診。

  組織學檢查 肝髒切除標本大體檢查顯示,肝髒色澤暗紅,表面粗糙,多發結節,質地偏硬,切開病肝,未見確切肝髒占位病變;組織學檢查顯示,肝組織呈結節性肝硬化表現,大部分肝組織淤膽,灶片狀脂肪變性,部分區域肝組織變性、壞死,僅見小膽管增生,未見腫瘤性病變;慢性膽囊炎;供肝(小塊肝組織)組織學檢查顯示,肝組織結構大致正常,少數肝細胞變性,部分中央靜脈及肝窦擴張、充血,匯管區少數淋巴細胞浸潤,被膜下可見灶狀中性粒細胞浸潤。

  轉氨酶升高原因:是嗜肝病毒感染,還是藥物或酒精所致?

  患者本次入院為急性發病,有乏力、尿黃及消化道症狀,ALT明顯升高。因此,其ALT升高原因可能包括以下三種。

  1. 嗜肝病毒感染 患者為中老年男性,25年前發現HBsAg(+),肝功能異常,有乙肝家族史。2個月前在我院檢查HBsAg、 HBeAb及 HBcAb陽性,肝功能異常,HBV DNA<500 copies/ml,ALT為73 U/L,AST為48 U/L,ALP為89 U/L,γ-GT為78 U/L,ALB為40.4 g/L,TBil為32.4 μmol/L,DBil為 8.0 μmol/L。B超提示肝髒彌漫病變。故患者CHB診斷明確。CHB患者在病毒復制時可出現ALT升高。入院後須行HBV DNA檢查,必要時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患者有經常在外就餐史,本次為急性發病,有明顯乏力及消化道症狀,尿色加深,應注意有無糞口途徑傳播的甲肝病毒、戊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

  2. 藥物性肝損傷 患者2個月前診斷為“2型糖尿病”,開始口服二甲雙胍。該藥常見不良反應有腹瀉、惡心、嘔吐、胃脹、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適及頭痛,體重減輕;個別患者出現的乳酸性酸中毒可造成肝損傷。患者體重減輕可能與該藥有關,目前不能除外藥物引起的肝損傷。囑患者立即停止口服降糖藥物。

慢加急性肝衰綜合治療

  3. 酒精性肝病 患者有30年的飲酒史,折合酒精攝入量符合酒精性肝病診斷標准。目前雖已戒酒3年,但偶爾喝少量啤酒。2月前ALT、AST及γ-GT異常,故酒精性肝病診斷成立。但患者近期無大量飲酒史,單純酒精引發肝髒損傷的可能性不大。

  AFP升高,肝內多發結節:是炎症還是腫瘤?

  原發性HCC患者血清AFP常大於400 ng/ml(放免檢測)。肝硬化活動期及急性肝細胞壞死時AFP也升高,若持續時間較短,提示肝細胞修復和新生;若持續時間長,應警惕肝有癌變可能。一些其他消化道腫瘤也可導致AFP升高。

  該患者3年前曾出現過短暫的AFP升高,未經特殊處理降至正常。在本次肝衰竭進展過程中,AFP持續處於較高水平;肝髒影像學檢查在短期內變化也較大,由起病時單純的肝硬化,迅速出現肝包膜下的中等偏強實性回聲;磁共振檢查提示肝硬化,肝內多發肝硬化結節,被膜下小的早期強化病灶。患者CHB病史25年,不能完全排除HCC,但非常欣慰的是術後病理學檢查未發現癌變,因此AFP和影像學變化可能由肝細胞修復再生活躍所致。

  確定診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晚期)

  在我國,肝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根據肝衰竭病理組織學特征和病情發展速度,可將肝衰竭分為急性肝衰竭、亞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礎上,2周內出現肝衰竭臨床表現)和慢性肝衰竭。

  肝衰竭診斷標准為患者有或無慢性肝病、代償期肝硬化病史,急性起病,臨床出現極度乏力,並有明顯厭食、腹脹,頻繁惡心、嘔吐等嚴重消化道症狀和(或)腹水。輔助檢查提示PTA<40%,有明顯出血傾向,且排除其他原因;有短期內黃疸進行性加深(TBil>171 μmol/L或每天升高≥17 μmol/L)或≥Ⅱ級肝性腦病。

  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嚴重程度和PTA降低程度,可將肝衰竭分為早期(30% < PTA < 40%)、中期(20% < PTA < 30%)和晚期(PTA < 20%)。

  患者有CHB及酒精性肝病病史,發病前2個月體檢B超顯示為肝髒彌漫病變;ALT為73 U/L,AST為48 U/L,ALP為89 U/L,γ-GT為78 U/L,ALB為40.4 g/L,TBil為32.4 μmol/L,DBil為8.0 μmol/L。 HBsAg、HBeAb及HBcAb均陽性,HBV DNA<500 copies/ml。提示CHB病情基本穩定。

  患者本次發病以乏力、尿黃為主要症狀,並有明顯厭食、腹脹,惡心、嘔吐,2周內出現PTA<40%,黃疸進行性加深。輔助檢查提示,① 高膽紅素血症,TBil最高達567 μmol/L;② 低PTA,最低為12%;③ 血清轉氨酶水平先高後低,轉氨酶、膽紅素分離;④ 血膽固醇水平明顯降低,血糖減低,同時PLT、ALB也明顯降低,前白蛋白(pA)因半衰期短,其降低尤其明顯。

  因此,診斷慢加急性肝衰竭證據充分,病因為CHB,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出血傾向不明顯,並發症不多,但PTA逐漸降低,經歷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由早期、中期發展到晚期的歷程。

  肝衰竭:內科綜合治療是基礎,病因治療是關鍵

慢加急性肝衰綜合治療

  目前,針對肝衰竭的內科治療尚缺乏特效藥物和手段,主要針對不同病因采取相應的綜合治療措施,並積極防治各種並發症。

  一般支持治療主要包括給予高糖、低脂、適當蛋白質飲食,保證總熱量供應;適當補充白蛋白或新鮮血漿,糾正低蛋白血症,並補充凝血因子。抗炎保肝治療主要是應用甘草甜素類藥物、腺苷蛋氨酸及還原型谷胱甘肽。減少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應用促肝細胞生長因子及前列腺素E。免疫調節治療主要應用胸腺素α1。

  針對病因采取措施是肝衰竭治療的最關鍵因素,例如對藥物性肝衰竭患者,應停用致肝損害藥物;對HBV DNA陽性的肝衰竭患者,應盡早使用核苷類似物(NA)。

  該患者入院後經積極全面的內科綜合治療,症狀及主要肝衰竭指標無好轉跡象。入院第2天檢查發現2個月前相對靜止的HBV DNA死灰復燃(HBV DNA為9.07×105 copies/ml),立即開始選用強效、快速的藥物進行抗病毒治療,用藥4周後,HBV DNA<500 copies/ml,表明抗病毒治療及時有效,但是對於該患者,由HBV觸發的級聯反應強大而猛烈,肝細胞壞死不可逆轉,去除病因已難以奏效。

  肝衰竭:人工肝支持療效待考量,適時肝移植可扭轉乾坤

  人工肝治療機制是基於肝細胞的強大再生能力,通過體外的機械、理化和生物裝置,清除各種有害物質,補充必需物質,改善內環境,暫時替代衰竭肝髒的部分功能,為肝細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復創造條件或等待機會進行肝移植。人工肝支持系統分為非生物型、生物型和混合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方法最常用的是血漿置換,是目前在臨床廣泛使用的方法。隨著肝移植外科技術、免疫抑制治療方案及圍手術期處理水平的日趨成熟,肝移植患者術後生存率和生存質量不斷提高。肝移植是目前治療晚期肝衰竭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各種原因所致的中晚期肝衰竭均為肝移植適應證。

  該患者在內科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多次接受血漿置換治療,但是臨床轉歸未獲逆轉,膽紅素進行性升高,PTA逐漸減低,慢加急性肝衰竭由早期發展到晚期,說明人工肝治療的局限性。當然,該患者接受血漿置換治療的介入時機較晚(病後24天),這可能影響了療效。

  在今年的第61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年會上,有研究者報告的以生存率為研究終點的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HELIOS研究提示,對於慢加急性肝衰竭,以去除毒素為主的非生物型體外肝髒支持系統不能顯著提高生存率,僅能改善終末期肝病模型評分(MELD)>30分及合並Ⅰ型肝腎綜合征患者的生存率。因此,今後可在進行非生物型人工肝髒支持系統治療前,篩選適合的肝衰竭患者。

  抗病毒是預防肝移植術後乙肝復發策略的基礎

  肝移植術後乙肝復發 機制主要包括:① 病毒 乙肝復發的病毒主要源自血循環中殘留的病毒顆粒、肝外組織中病毒儲存池及HBcAb(+)的供肝;② 移植前病毒復制水平 移植前HBsAg與移植後HBV復發密切相關,移植前HBV DNA(+)且HBeAg(+)的患者,術後1年乙肝復發率為100%,僅HBV DNA(+)患者術後乙肝復發率也高達92%;③ 應用免疫抑制劑可增加病毒感染危險;④ HBIG及抗病毒藥物應用所引發的病毒突變株。

  為預防肝移植術後乙肝復發,移植術前應盡可能降低HBV復制水平;移植術中可用HBIG中和循環中的HBV,保護供肝;移植術後持續口服抗病毒藥物,抑制HBV復制,維持HBsAb滴度,減少激素使用,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被動免疫(應用HBIG)、抗病毒治療(應用NA)和主動免疫(應用乙肝疫苗)。

  該患者在肝移植術前接受抗病毒治療,有效控制了HBV復制;在術中的無肝期以及術後接受HBIG 注射,使HBsAb滴度維持在期望值范圍內(術後前3個月>500 U/L,術後3~6個月>300 U/L,6~12個月>200 U/L,1年後>100 U/L);術後長期口服NA。[3940501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