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原因所致的肝實質損害,病程超過6個月者為慢性肝病。在慢肝復雜的治療過程中,如何采取最優化的方法以取得最佳療效?筆者從大量的臨床實踐中體會到,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至為關鍵。
中醫治療與西醫治療的關系目前臨床治療慢性肝病中醫用西藥、西醫用中藥的情況屢見不鮮。這是因為單純中醫或單純西醫均難取得理想的療效。在臨床中存在著兩種常見的誤區:一是活動期用西藥,穩定期用中藥。二是西醫治療無效時可以找中醫試試。實際上,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在慢肝的治療方面中醫、西醫是互有短長的。如漢代名醫張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觀點和“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治略思想。這與現代肝病的免疫治療如出一轍。這兩句話可以說分別體現了現代預防醫學中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思想
如何做到取長補短是臨床治療的經驗和藝術。如病毒性肝炎活動期必須以抑制病毒復制、保護肝功能為要。西藥的抗病毒治療是必須的,但為提高療效,辨證配合使用中藥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臨床上普遍使用的不少“西藥”實際就是中藥的提取物。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藥物同樣應在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指導下應用。
辨證治療與辨病治療的關系辨證是側重於疾病某階段機體機能狀態及其所處環境差異的整體認識,而辨病側重於對疾病病理變化的認識。兩者應是相輔相成的。如病毒性肝炎,辨證治療後腹脹、納呆、腰酸等症狀可以減輕或消失,但肝細胞變性壞死、肝功能異常仍可能持續存在。這涉及所謂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的問題。而微觀辨證在肝病治療中尤為重要,因為肝髒是一個“表現沉默”的器官,不少病例在病變經歷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細胞癌“三部曲”後仍缺乏特異症狀。所以還應進一步根據實驗室的檢查指標進行辨病治療,及時采用疏肝健脾、活血解毒等方藥以促進肝功能恢復,達到真正治愈。
筆者認為,在有症狀可辨時,以辨證為先;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則以辨病為宜。最好是辨病基礎上結合辨證。如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從肝損傷到肝硬化均存在纖維化的進行性改變。實驗室發現某些活血化瘀藥具有抗纖維化的作用,所以臨床見肝纖維化必用活血化瘀法。其實造成纖維化的病因不同其組織學所見也不同。如酒精性肝纖維化、肝炎後纖維化、膽汁淤積性纖維化及先天性纖維化。只是導致肝實質細胞及所占空間減少的結局是共同的。因而臨床常有使用活血化瘀法無效,而經化痰、補氣等法取效的情況。
標准化與個體化的關系肝髒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器官,在肝內進行的生化反應達500種以上,含有700多種酶,是機體防御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正是這種復雜性和多樣性,決定了任何一種慢性肝病,並不存在“標准”、“統一”的治療方案。臨床真正的最優化應是個體化,這也是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臨床必須考慮病例、時機和具體用藥的不同選擇。比如慢肝常見的乙肝和丙肝,肝炎病毒陽性與陰性不同其治療方案不同,即使化驗指標相近,不同的患者也有所區別,不可過於拘泥所謂“標准化”。在尊重統一治療標准的前提下,根據不同患者及不同病情采取靈活的治療方案應是臨床的最佳選擇。
病因治療與對症治療的關系明確、單一的致病因素,病因治療是根本。而因果關系的簡單化是目前臨床存在的一個問題。對於慢肝,抗病毒治療不應是孤立的,支持治療、對症治療也是必要的,這不僅可以提高生存質量,同樣有助於控制和防止病情進展。但必須追查病因,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為基本治療原則。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標本兼顧:干擾素治療乙、丙肝,既有抗病毒作用,又有免疫調節作用。但有其最佳適應證,即高水平alt和低水平hbv-dna。即使如此其轉陰率也是有限的,且存在耐藥、復陽等問題。在難以分清標本緩急時,如肝性腦病,減少氨的生成與吸收,促進有毒物質的清除,調節氨基酸代謝失衡,支持、對症等措施,必須多管齊下,不可偏廢。
治本為主:對於病毒、乙醇、血吸蟲、藥物等致病因素明確者,病因治療是主要的。如酒精性肝病,戒酒是最根本的病因治療。多數藥物性肝病,停用可疑藥物即可自行康復
治標為主:無論何種原因,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必須以保肝護肝為首要任務,其他治療則應待肝功能穩定後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