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傳播傳染 >> 母親是怎樣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的?

母親是怎樣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的?

  目前認為,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可以將乙肝病毒傳染給下一代,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傳染而不是遺傳,首先,乙肝病毒不是通過染色體傳遞給下一代的;其次,這種傳染是可以防止的。主要傳播途徑分三種:

  ⑴宮內感染:母親和胎兒之間的血液並不直接相通,他們之間的營養等物質交換主要通過胎盤,母親和胎兒之間隔著一道胎盤屏障,胎盤屏障主要擔負保護胎兒的作用,象細菌、病毒、免疫球蛋白M等比較大的物質都不能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但是,免疫球蛋白G等小分子物質就可以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那麼,乙型肝炎病毒是怎麼感染胎兒的呢?

  研討發現,母親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雖然不能直接通過血液進入胎兒的血液,但是,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過胎盤細胞的傳遞而感染胎兒,當然,胎盤細胞間的傳遞方式傳染速度緩慢。宮內感染的發生率占母嬰傳播總數的3%-5%,一旦在宮內發生感染,出生後再打防疫針也就無效了。

  因此,宮內感染的防止一般要求在妊娠後期(7、8、9三個月),每月注射一次乙肝高價免疫球蛋白G,前面已經講過,免疫球蛋白G分子量比較小,可以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阻止乙肝病毒感染胎兒,從而防止宮內感染。

  ⑵分娩過程的感染:以產道分娩傳播乙肝病毒的危害,占母嬰傳播感染總數的90%以上。攜帶乙肝病毒的產婦,產道分泌物、血液、羊水中分別查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為98%、100%及33%。而新生兒胃及口咽內容物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均在95%以上。因此,胎兒經產道分娩時吞食血液、羊水及產道分泌物,是新生兒受感染的客觀證據。當然,經產道分娩的過程中,新生兒的皮膚因擠壓可能受到損傷,乙肝病毒也可能通過破損的皮膚進入新生兒體內。新生兒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由出生時的陰性轉變為陽性所需的時間,恰好與乙肝病毒感染人體的潛伏期相同。

母親是怎樣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的?

  北京、上海、浙江、廣西四組556例新生兒出生時,乙肝表面抗原96%是陰性,其中60%在一年內轉變為陽性。而出生後六個月內轉成陽性者占一年內轉變為陽性的95%,出生後三個月轉為陽性處於峰,有報道可達全部轉陽者85.2%。剖腹產是否能減少嬰兒出生後乙肝表面抗原轉陽率,台灣省對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所生的447例嬰兒,采用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進行防止。

  一年後發現,經產道自然分娩的385名兒童有24.1%乙肝表面抗原轉為陽性,剖腹產的62名兒童有9.7%乙肝表面抗原轉為陽性,經統計學處理發現兩者的不同有明顯性意義。對分娩過程感染乙肝病毒的防止,目前普遍采用出生後24小時之內注射一針乙肝高價免疫球蛋白,並於生後當天、一個月和六個月分別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地阻斷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使90%左右的兒童不被傳染上乙肝病毒。

  ⑶出生後的感染: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乳汁中也可檢查出乙肝病毒,有時在給孩子喂奶過程中,可以發現乳頭被孩子吸破,連同血液一起被孩子吃下肚。有的母親經常口對口給孩子喂食物,類似這樣的密切接觸,長期給孩子傳播病毒,很容易造成出生後乙肝病毒的感染。

  一般出生後發生感染的比例較低,約占母嬰傳播總數的5%,雖然發生感染的比例較少,一旦感染,就可能發展為乙肝病毒的慢性攜帶。針對出生後感染的防止,除應在出生後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價免疫球蛋白以外,避免給孩子哺乳和口對口喂食。

  在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90%以上是由母嬰傳播及在嬰幼兒期其它途徑傳播,而且母嬰傳播感染乙肝病毒後90%將發展為乙肝病毒攜帶狀態,通過對胎兒宮內感染的防止、新生兒分娩過程感染的防止和出生後感染的防止,可以使得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雙陽性母親所生的孩子90%以上獲得保護,不發生乙肝病毒的感染。

  在日本,通過對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母親所生嬰兒采取乙肝價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防止注射以後,使得防止注射之前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1.5%降至防止注射後人群表面抗原攜帶0.15%。因此,在我國通過普遍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價免疫球蛋白,不久的將來,乙肝病毒攜帶者也將會大大減少。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