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以經口傳播為主、其它類型的肝炎主要是通過有污染的注射器、灸針、手術器械等傳染。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濕溫”、“脅痛”、“積聚”等范疇。多因脾胃正氣不足,機體抵抗力差、加之飲食不節,內傷肝脾,外感濕熱疫毒,內外合邪,濕熱交阻,蘊蘊結肝膽脾胃,致脾濕肝郁而發病、常見症狀為食欲不振,惡心,腹部脹滿,肝區不適或隱隱作痛,疲倦乏力、低熱,或小便呈黃赤色,檢查可見肝功能不正常或肝髒腫大,肝區叩擊痛等等。
一、常用手法
1、食、中指點按中脘穴並按揉1分鐘。
2、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背部肝俞、脾俞、胃俞穴處、肌肉各15~20次。
3、按揉足三裡穴,點按豐隆穴各1~3分鐘。
4、順、逆時針摩腹各3分鐘。
二、隨證加減
1、濕熱熏蒸型:症見面、目及全身發黃,胸悶,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倦怠乏力,脅痛腹脹,皮膚瘙癢,大便秘結或塘薄,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
手法:清大腸200次,清小腸200次;清肝經300次;清脾經100次,退六腑100次。
2、熱毒熾盛型:症見病情急劇,高熱不退,口干口渴,面目周身發黃迅速加重,胸腹脹滿,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神昏谵語,抽風,便血,舌質紅,苔黃膩。
手法:清天河水500次,退六腑400歡;揉大椎100次;清肝經300次,清心經200次,揉小天心50次;掐印堂2~5次。
3、肝氣郁滯型:症見腹部脹滿,兩脅隱痛,胸悶,惡心,嗳氣,納食不香,疲倦乏力,舌質淡紅,苔薄。
手法:按揉章門、期門,每穴半分鐘;患兒坐位,家長以掌斜擦兩脅,以微熱為度;掐太沖穴3~5次。
4、脾虛肝郁型:症見身體虛弱,兩脅悶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大便稀薄。舌質淡,苔薄。
手法:補脾經300次,揉板門300次;以掌斜擦兩脅部30~50次;患兒俯臥,捏脊3~5遍。
5、陰液虧損型:症見低熱,脅痛,腰部酸軟,口苦而干,手足心熱,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少。
手法:清天河水100次,推湧泉300次;清肝經200次,補腎經100次;運內勞宮30次,揉上馬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