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惡性腫瘤之中,肝癌有“癌中之王”之稱,大多數患者即使能進行外科手術切除,術後復發率亦較高。而肝癌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肝癌的化療。
肝癌的化療是肝癌治療方法之一,化療主要是在肝癌晚期時進行,它是一種傳統的肝癌治療方法,由於大多數肝癌發現時已為晚期,不能手術切除,故肝癌的化療有一定地位。但肝癌是一種對抗癌藥敏感性極低的癌症之一,可能與多藥耐藥基因(MDR)有關,所以肝癌的化療效果較差。
一般來說,化療藥物經肝動脈插管灌注療效較好,而全身治療則收效甚微。常用的肝癌的化療藥有順鉑(PDD)、阿霉素(ADM)、絲裂霉素(MCC)、氟尿嘧啶(5-Fu)、博萊霉素(BLM)等。
臨床上多種化療藥物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例如FAM方案(原發性肝癌常用化療方案)中阿霉素、氟尿嘧啶、絲裂霉素的聯合應用,BAF方(FAM的改良方案)中阿霉素、氟尿嘧啶、博萊霉素的聯合。
都知道化療時使用藥物來進行的,所有有嚴重的毒副作用,在抑制肝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會造成損傷,很多患者在接受一段時間的化療之後,就難以耐受,並且,由於免疫機能受損,患者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更給癌細胞可乘之機。
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生意識到,在肝癌的治療中,應該抑瘤、扶正雙管齊下,中醫藥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在肝癌的治療中有著重要地位,中醫藥合並化療應用於肝癌的治療中,一方面能增強之一癌腫的效果,一方面能扶住正氣,增強人體免疫力,療效比單純化療為好。
肝癌細胞壞死程度與化療用量成正比?
同濟醫院副教授胡道予近日收到一份待審稿,文章提出“肝癌細胞壞死程度與化療用量成正比”。他說,這一觀點表明我國肝癌治療正步入一個誤區。
教授表示,在德國,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化療、栓塞治療時,用藥量只有國內的1/3弱,用藥品種比較單一。而在國內,醫生和患者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殺死癌細胞,在用藥上都主張“大劑量”、“多品種”。
他說,兩種不同的治療思路產生的結果也不一樣:德國中晚期肝癌患者確診後,平均一年生存率為70%以上,兩年生存率為50%以上。
而我國絕大多數中晚期肝癌患者從確診到死亡一般不超過半年。胡還發現,“重量級”治療讓很多患者剩余的正常肝功能受損,免疫力下降,最終因肝功能衰竭而亡。
但是,在片面追求殺死癌細胞的指導思想下,哪怕病人惡心嘔吐、高燒腹痛,醫患雙方也認為很正常。
據悉,廣州某大醫院曾對100余名肝癌患者進行過死亡追蹤,結果發現超過40%的患者死於肝功衰,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肝癌”。
胡醫生呼吁,醫患雙方都應改變“用藥多就有效”的錯誤觀念。醫生更應最大限度降低治療帶來的副反應,保護病人正常的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