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存的環境中,存在著許許多多微生物,像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原蟲、真菌等,有些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會引起人體發病,被稱之為"病原微生物"。人類在生存過程中,不斷與病原微生物相互斗爭,相互適應,而逐漸建立起一系列防御機能,以消除或消滅病原微生物,這一系列防御機能是通過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反應來實現的。
人體免疫系統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大部分。前者是人們在出生時就具有的,對穩定機體內環境起著重要作用,包括皮膚粘膜屏障、胎盤和血腦屏障及血液中的吞噬細胞等。後者是機體在後天生活過程中受到外來抗原或"非己"物質刺激後產生的特異性防御機能,主要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機體抗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主要是由上述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協同發揮作用的。當病原微生物侵入時,首先皮膚和粘膜起著一定的屏障保護作用,當病原體侵入組織或血液,吞噬細胞即發揮其吞噬殺傷作用,同時特異性免疫系統也被侵入的抗原物質活化,T細胞釋放淋巴因子,B細胞產生抗體,協同殺滅體內病原微生物,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病毒性肝炎的發生、發展及預後都與機體免疫功能有著密切關系,就拿乙型肝炎來說吧,乙肝病毒侵入機體後,病毒在肝細胞內的繁殖會對肝髒產生一定的損傷,但這不是肝髒病理損傷的主要原因。
肝髒損傷主要是由於自身免疫系統在識別並清除病毒時對肝髒或其它自身免疫細胞的免疫損傷作用造成的,另外,抗原抗體復合物也可以沉澱在血管壁及其它組織而引起發燒、皮疹和關節痛等血清病樣表現,還可引起腎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等多器官損傷。機體的免疫反應強弱與肝炎的輕重也有密切的關系,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乙肝病毒後,一般表現為急性黃疸型肝炎,病後有足夠的免疫力清除病毒而獲痊愈。
免疫功能低下者,因不能清除病毒可呈慢性攜帶狀態。免疫反應不足者使病變較輕,而呈慢性遷延性肝炎。免疫反應過強者使肝細胞短期內大量壞死而發生暴發性肝炎;免疫反應紊亂者表現為活動性肝炎。另外病情的輕重也與病毒感染量的大小、營養狀態、醫療水平等有關。
總之,病毒性肝炎的發生與機體免疫反應有密切關系,所以保持機體免疫反應和免疫調控機能正常,是防止病毒性肝炎的內在關鍵因素。